有的在外地駐守,有的雖然活著回來卻落下殘疾,有的已經葬身沙場。
如今這特別的照應就是兵丁用命拼回來的,朝廷感激這些兵丁在平三藩時候的奉獻和犧牲,所以多照顧點又怎么不對了
其他人如果有余力,也會幫著這些只剩下老弱婦孺的建房子,自然建的就更快了。
隨著百姓熱火朝天重建家園,這地動的陰霾仿佛就這樣慢慢散去。
余震越來越少,后來漸漸就消失了。
一座座新的房子建造了起來,似是原本那場大地震就沒有出現過一樣。
百姓的臉上重新洋溢起笑容來,他們免了賦稅,田地能重新種,朝廷還賒了種子,只需要來年豐收的時候還回去一成就行。
如果來年的收成不好,也可以緩一緩再還。
送種子的小吏一遍遍很有耐心解釋,收到種子的百姓一個個滿臉笑容,不用擔心來年收成不好還不回去該如何是好。
未免有人鉆空子,收成不好緩一年后需要還,如果還是還不上就加收一成,每年增加。
要是一直不還,而且當地收成還可以,其他人都已經陸續還上的情況下,那么官府會通報此事,把人名和村落都寫在公布欄上,讓鄰里一起監督。
什么時候還上,什么時候才換掉公布欄。
人可以不要臉,但是總要活著。
要每次出去都被人指指點點,這就有點過不下去了。
再不要臉的人都不敢賴著不還,這也算是后手了。
如果實在臉都不要了,官府也只能把人收押,然后發配去做苦力來償還。
一般人還不至于不要臉到這個地步,百姓都兢兢業業努力耕種,希望來年收成好一點,足夠還上,免得給朝廷帶來更大的負擔。
拆掉了損毀的房屋,百姓還把家當都翻出來了。
能用的農具和家具就繼續用,不能用的修一修用,實在修不了,劈了當柴火燒也行。
王談也要抓頭,這批種子又是一大筆錢花出去了。
偏偏有些糧商還想坐地起價,氣得他立刻稟報康熙。
康熙二話不說就把這些糧商一窩端了,正好他正缺糧食缺錢,這些冤大頭就直接送上門來了,這時候不順勢動手還等什么時候去
糧商也懵了,感覺皇上完全不按理出牌,還把自己賠進去了,他們還得了抄家流放一條龍服務。
其他糧商嚇死了,再也不敢胡亂漲價,稍微漲一點之前還去官府那邊哭一哭,實在是收上來的糧食比以前貴,糧價不漲一點,他們也要活不了。
官府的人聽后,只寫進折子遞上來,讓康熙做決斷。
康熙派人查明后,得知各地賣糧確實高了一點點,卻比不上糧商提價的零頭,轉頭讓人跟海商買糧,讓糧價大幅度降低。
這下糧商都不敢不跟著降價,不然他倉庫里那些糧食就要賣不出去了
海商大量的糧食進入市場,沖擊可想而知。
而且康熙還給海商一個優惠,每次港口上誰送來的糧食最多,就能直接進拍賣會。
如果本人已經進拍賣場,就可以另外帶一個人進去。
這下海商送糧食過來就更瘋了,他們能進去拍賣場的就不多。
哪怕能進去的,再多帶一個人,誰家沒幾個親近的親朋戚友
再就是他們哪怕不帶親屬,把這個名額轉手賣出去,也是個無本生意,誰不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