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得五花八門,有說是超市買來的,有說是家里米桶來的,還有說快遞送來的,聽著真是又尷尬又無奈。
不過也不能完全怪責孩子,畢竟很多一直住在城里。
人口密度大,別說田地,家里有個地方種菜就不錯了。
而且后世的生活十分便利,能從各個渠道得到糧食,孩子們年紀小沒親眼看過糧食從田地里種出來,也就只能說出這般帶著童真又好笑的答案了。
哪怕如今,很多家里富裕的孩子也是沒去過田地,糧食怎么種自然并不清楚。
康熙作為皇帝能帶著孩子一起種田,實在很難得了。
畢竟種田多辛苦,小阿哥才多大。
聽聞兩個小阿哥手心都起水泡還磨破了,擦藥后一聲不吭,依舊每天早早去墾地。
前后三四天的功夫,他們兩個才算是把自己那一小塊地啃了一遍,就可以開始播種了。
土豆是切塊后種下,不過切塊后放在水里養出土豆苗之后再種下,那成活率會高很多。
紅薯也是如此,兩個小阿哥特地做了功課,所以一邊墾地一邊養苗。
等小苗長出來的時候,他們也墾完地,正好種下。
兩個小阿哥又是吭哧吭哧種了好幾天,才算是種好了。
他們再辛苦澆了一遍水,剛開始的耕種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回頭兩個小阿哥還得時不時過來拔雜草,小心施肥,看看有沒蟲害,不然還得殺蟲。
什么時候施什么肥,施多少肥,殺蟲又用的什么才能殺掉蟲子卻不會損害苗苗,這些都有講究。
兩人只能在上課之余,還跑去翰林院找農門的書來看。
他們晚上得先做白天的功課,接著才能看書,每天都過得極為充實。
哪怕不怎么喜歡看書的大阿哥,看農書的時候都尤為認真仔細,生怕落下一點,自家田地里的苗苗就得毀了,還要被二阿哥比下去。
他這認真看書的勁兒傳到惠妃耳邊,她欣慰得眼淚都要下來了。
惠妃心想還是皇上有辦法,讓不愛看書的大阿哥也開始認真看了起來。
顧凝宸聽說后也十分好奇問道“皇上是知道大阿哥不愛看書,才讓兩個小阿哥自個去翰林院借書來讀嗎”
康熙笑著道“不是有句話說的,書非借不能讀也。越是逼著他看書,他越是看不進去,還不如讓他主動去借,也就會認真看了。”
尤其兩個孩子年紀相當,有競爭才有動力。
康熙每次看他自己水田的時候,也會繞到兩個小阿哥的田地溜達一圈,看看有什么問題。
這之后他們是解決了,還是沒解決,康熙心里也有數。
要沒解決,后續畝產受損,小阿哥也就明白哪方面還能改進。
顧凝宸聽見后心想,小阿哥要是看收成差了,不會直接哭出來嗎
哪怕小阿哥看著比同齡人要成熟,到底還是幾歲的孩子啊
不過康熙也不是故意欺負兒子,他另外劃拉了兩塊地,也是種下紅薯和土豆。
他這邊做過什么,小阿哥要是細心觀察,也能跟著做,就能發現問題并很快解決了。
觀察力,動手能力,這些都得從小培養才是。
顧凝宸總算明白后來九龍奪嫡為何發生,就是因為康熙把兒子們從小就教育得太好了。
一個個都很優秀,誰都不服誰,不就打起來了嗎
宮里種地如火如荼,皇莊也種了起來,各地亦如此。
南邊天氣暖得早一些,也就更早一點時間播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