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奧匈帝國不但失敗了,又被英吉利在國土上點燃了戰火,元氣大傷,其他國家就紛紛寫信來指責他,還要聯合起來對付他。
要是以前,奧匈帝國的國王不帶怕的,他們敢來,自己就敢打回去。
但是如今國內這種情況,自己引以為傲的水師被毀掉一半,國王就只能捏著鼻子跟英吉利稍微低頭,給點賠償就把這事輕輕帶過去了。
英吉利經歷這次之后,更是民不聊生,繼任沒多久的國王就被議會推翻。
可是新國王的人選就出現了分歧,有人想讓荷蘭國王入主英吉利,也有人想迎回之前那位國王的侄女。
因為被推翻的國王繼任后,擔心議會隨時罷免他,選擇其他人來當新國王,于是把擁有繼承權的人全部殺掉了。
于是如今議會想要推選有國王血統的人當新國王,人選就尷尬了,有點血緣關系的都讓這個發瘋的國王殺了,就剩下那個私奔的老國王侄女。
這位侄女私奔后,還給情郎生下了一個兒子。
議會的意思是推選這位侄女上位,然后等她的兒子長大就能繼承了。
雖說名聲上不好聽,但是好歹這位侄女有著老國王一點血緣關系。
康熙跟路易十四因為之前的事,居然開始了來往。
路易十四寫的法語信箋,后來換成英語,然后換成拉丁語,也是夠調皮的。
康熙看起來沒什么兩樣,還給他回了滿語的信箋,顧凝宸就笑了“皇上,法蘭西國王能看得懂嗎”
聞言,康熙也笑了“朕能看懂他寫的信,他怎么能看不懂朕寫的呢”
路易十四都用幾種不同語言寫信過來,康熙都看明白了,還給他回信,對方不應該表示一下誠意,也學一學咱們這邊的語言
顧凝宸都能想到路易十四收到信箋后肯定一臉懵,不知道這信要怎么看,估計心急火燎去找翻譯,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她的外語不如康熙厲害,大概意思還是能看明白。
路易十四給康熙寫的信里,基本上就是吃瓜看戲英吉利這次新國王人選的事。
之前那位國王被推翻之前,就已經有人想要讓荷蘭國王入主英吉利了。
可惜后來荷蘭和英吉利打了一場,算是結了仇傷,支持的人就少了。
如今反而更傳統的派系占了上風,還真迎回了那位私奔的侄女,該說法蘭西對血緣方面比名聲更看重了
這侄女叫瑪麗,瑪麗回來了,自然帶著孩子和情郎。
孩子就算了,她帶著情郎回來,其他人看著這個情郎就沒什么好臉色了。
要不是這個情郎勾走了瑪麗,她早就嫁給荷蘭國王,然后荷蘭國王入主英吉利,就不會被老國王的兒子揮霍敗壞,把國家弄成如今這個糟糕的樣子。
但是如今說這個也沒用,瑪麗回來的條件就是要情郎一起回來,還要封他為親王。
顧凝宸看完,就覺得英吉利是要完了,居然讓瑪麗當女王。
這位瑪麗一看就是戀愛腦,情郎說什么就是什么。
她當上女王之后,豈不是背后有情郎來操控英吉利的朝政,不就要完蛋了嗎
顧凝宸這么一提,康熙就點頭道“不錯,英吉利走了一步錯棋。”
她聽著不由感慨道“真是一步錯,步步錯了。就是他們哪怕再沒有血緣關系的親屬能夠繼承,也可以直接立瑪麗的兒子當國王,議會來把持政務,就不會亂套,還落入外人的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