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后有心得,可以每天上午在課堂上跟其他同學一起探討。
最后要是達成一致,做出總結,可以記錄下來再送進宮給康熙過目。
這樣雖然緩慢一點,起碼不必讓傳教士摻和進去,康熙也能把握住這些書生學算數的進度。
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其他人看來十分奇特,畢竟學習四書五經的入門都需要先生來講讀。
算數這種更難的,不該更需要老師來引導入門嗎
顧凝宸卻覺得康熙這個安排簡直不要太合理,算數這種東西,如果已經有了基礎,教是教不了什么,只能自己鉆研才行。
要么會,要么就是一直不會。
同學們一起探討也是個好法子,但是有些人能看懂,有些人依舊看不懂,這就把人分開了。
不過率先懂了的人給后邊啟發一下,能懂的也跟著懂了,這法子跟有先生沒先生區別不大,反正就需要一個能啟發之人。
誰做了第一個啟發的人,那可不得了,哪個不樂意做呢
可以說康熙把新學員也安排得明明白白,都不必派個先生過去,他們自個就能把積極性給調動起來。
不少觀望的人感覺這方法不太靠譜,琢磨著是不是諫言一番,讓康熙好歹挑選一兩個算數不錯的大臣過去當臨時先生。
也不用每天去,偶爾過去看看就行了。
不然學院里面只有學生,誰知道他們在里面是玩兒還是真讀書
這費的還是康熙私庫里面的錢,眾人看著也不能浪費了去
哪知道康熙這樣的安排,過了好幾年,這學院里畢業的學員都相當厲害。
他們有些留下當老師,大部分都奔赴各地,完成了歷史上首次地理大測繪,勘測繪制了全國最詳盡的地圖,這就是后話了。
如今這些學員還在起步當中,康熙自然不會放任他們閑散來學習,每半個月需要交上來一篇讀書心得。
詳細寫最近讀了什么書,又對此有什么想法之類的。
哪怕學員不多,積累起來就不是大數目,顧凝宸擔心康熙會累著,還提議幫忙看一看。
康熙就笑著道“那不如咱們一起看好了。”
這一起自然是真的在一起,顧凝宸又坐在了他的懷里,一起看著手里一位學員的心得。
她心想這哪里是分擔了,一起看,不都還是讓康熙全看了嗎
康熙卻一邊看一遍跟顧凝宸說道“此人學得頗深,聽聞以前住在北邊,跟傳教士稍微打過交道。”
她低頭看了看,確實這人對三角測算十分擅長,也相當喜歡,打算深入學習這個。
能學到幾何這個地步,學習進度確實相當不錯了。
后邊幾個都停留在方程上面,這樣就跟最前面這位同學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康熙就道“朕之前不是說想要測量土地,繪制地圖,所以打算讓他們往幾何方面多學習一些,才能用上。”
顧凝宸深以為然,畢竟測繪包括了三角測量、梯形投影等等,擅長幾何才能把地圖測繪得更為具體和詳盡。
看來雖然之前建學院是她建議的,其實康熙心里早就有想法了。
康熙看著懷里人就說道“朕雖說有這個念頭,卻比較模糊,還是凝宸提醒后才決定建學院招攬人才。”
“就跟你說的一樣,咱們的人才不比西洋人差。那些傳教士的算數能學得好,咱們的人也可以”
顧凝宸笑著點頭,兩人又看了一會,心得寫的大同小異。
可能擅長理科的人,在文科上一般都不會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