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子弟要出頭實在太難了,余國柱從小家貧不說,父母還早逝,是被舅舅帶到家里養大的。
可以說他是寒門之中的寒門,能出頭就更難了。
舅舅待余國柱不錯,讓他去學堂識幾個字字,以后也能找個好營生養活自己。
哪里知道他去學堂后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來,還過目不忘,把先生都驚住了。
先生跟他舅舅一說,舅舅二話不說就愿意供余國柱繼續讀書。
然后余國柱就一路考上來,更是在順治的時候一舉中了狀元,震驚所有人。
這么一個從小家貧還自幼喪父喪母的寒門子弟,竟然能夠靠自己成為狀元,實在叫人震驚之余,也成為很多寒門子弟的仰望之人。
聽聞余國柱有一年途徑一家書院的時候,還慷慨贈送了不少書籍和禮器,成了一段佳話。
怎么轉眼之間,他就跟著明珠去賣官了
別說于成龍,就是顧凝宸聽后都有點懵了。
難不成從小家貧,一直缺錢,讓余國柱心里還是很遺憾,于是等他位高權重,站在高處的時候,也就開始利用權力去斂財了
都說小時候缺了什么,長大后就會拼命彌補回去,難道他也是這樣
不管如何,他跟明珠賣官之事是鐵板釘釘了。
康熙從門房那邊也得到新的線索,那位八品芝麻小官,竟然也是通過明珠底下人牽線才當官的。
不用說,這也是個買官之人,暗地里會幫著明珠辦事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得知此事后,康熙不寒而栗。
想想這朝堂當中,除了站在前排的人是康熙一手提拔起來的,中層或者中下層的官員,又有多少是通過明珠和余國柱的手買官上來的
難怪底下官員越發不會辦事,原來根源在此處。
康熙真是想不到,明珠的膽子竟能這么大
顧凝宸撫著康熙的后背,真怕他氣得要背過氣去了。
康熙嘆了一口氣道“余國柱也是可惜了,朕還以為他可用,打算讓他入閣。”
還好,他只動了念頭,暫時沒把人直接送進內閣,不然明珠和余國柱都在內閣,這私下賣官只怕要更瘋狂了
也罷,因為后宮的事,倒是看清楚這兩人的真面目,也不算為時已晚。
康熙握著顧凝宸的手,一時慶幸她沒事,一時又覺得因為有她在,自己的運氣不錯,一下子就揪出了朝廷中的兩個大蛀蟲來
人證俱在,兩人都無法抵賴了
康熙直接就派人把明珠和余國柱抓起來,押入大理寺。
此事一出,朝廷大臣議論紛紛,不少人還在早朝的時候為兩人跟康熙求情。
康熙直接讓簾子后的小吏記錄下來,誰幫明珠和余國柱說話的,通通都記下
然后他就發現,朝堂上過半數的人都為兩人求情,這就叫人觸目驚心了。
明珠的勢力究竟滲透到什么地步,畢竟朝廷上站著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臣。
半數都支持明珠的話,底下的官員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