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索額圖,兒子不怎么樣,幾個兄弟就是拖后腿的,明珠頓時心里有了那么一絲絲的安慰。
兩大重臣倒臺,朝堂直接變天了。
早朝的時候一個個跟鵪鶉一樣,都不太敢說話,這讓康熙看得心里很是不痛快。
只有御史上躥下跳列舉余國柱這些年來做過的事,不但賣官,還勒索過江寧巡撫楊斌,被拒絕后羞惱成怒,借著明珠的勢力處處打壓楊斌。
此時無人為余國柱求情,生怕康熙的怒火會蔓延到自己身上來。
康熙回頭就跟顧凝宸感慨道“余國柱此人為官三十六載,前面三十二年都清正廉明,后邊四年卻跟明珠勾搭上,聯手賣官貪贓,無所不為。”
余國柱有才華,之前又能守住為官的初衷。
可是在最近幾年,他卻徹底變了,算是晚節不保。
可能余國柱身居高位,從一個小山村的失去父母的貧窮小子,熬了快三十年才算出頭,卻因為過分清廉,年紀大了的時候還是兩袖清風,甚至也沒能爬得多高。
其他走了捷徑的人,卻比自己走得跟高更遠,過得也比自己要好,余國柱心里漸漸就開始不甘心了起來。
后來跟著明珠,有他幫忙,余國柱立刻平步青云,短短幾年間就走到高位。
沒人不喜歡捷徑,余國柱也不例外。
等他站在高處的時候,就舍不得往下走,而且上了明珠的船,余國柱也不可能再下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
康熙對余國柱的處置,也是沒要他的性命,只撤職后打發他回去原籍。
大臣們在早朝一個勁夸康熙心善,愿意善待犯錯的大臣。
顧凝宸卻覺得康熙不是仁慈,而是人死了容易,活著才是受罪。
這些人以前位高權重,如今失去一切。
索額圖和明珠還是有家族底蘊在,哪怕他們被撤職,這輩子依舊不愁吃穿。
礙于兩大家族,其他人也不敢對他們說什么,最多私下嘀咕幾下。
但是對余國柱來說就不一樣了,他當初走出家鄉這個貧窮的村子是因為中舉成為了狀元,在家鄉素有美名,可以說是老鄉們心里面的憧憬,地位崇高。
聽聞家鄉還為余國柱建了狀元坊,鼓勵村里讀書的孩子以他為榜樣,以后也能再出一個狀元來。
如今余國柱卻是被革職后送回原籍,鄉親看見他都不可置信,甚至不少人對他既失望又憤怒。
畢竟因為余國柱的緣故,家鄉被人贊譽有加。
如今也因為他的緣故,家鄉這些美譽都要一夜之間徹底失去。
村里人之后就要抬不起頭來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去哪里一聽村子的名字就露出羨慕和憧憬的神色來。
不少鄉親嫁娶比往年容易,十里八鄉都愿意嫁女兒過來,盼著以后也能生下一個小狀元。
哪里知道如今什么都沒了,余國柱直接把家鄉抹黑,村里人也從云端落到泥地里。
如今遇到村外人,要么低著頭不敢看人,要么就不敢報自己村子的名字,免得被人用嫌棄和厭惡的目光盯著。
余國柱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最疼愛他的舅舅早就去世,舅舅的幾個孩子跟他一直跟親兄弟沒什么兩樣,如今是關上門再也不來往了。
還有人半夜偷偷去余國柱家里扔爛菜葉和牛糞,覺得他不該回來。
余國柱住的房子相當不錯,早年還是鄉親幫忙修繕一番,如今墻壁上卻沾滿了各種臭烘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