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著眨眨眼道“那我以前確實沉默了一些,可能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畢竟康熙說的該是在慈寧宮請安的時候,原身因為身份的關系坐在最后邊,當時的宜嬪是社牛主角,請安的時候完全是她的主場。
原身根本不知道該說什么,也不喜歡搶風頭,就只能沉默了。
如今顧凝宸真要感謝原身這沉默的性子,因為話不多,反而沒什么人發現這身體的芯子換了人。
她又提起那本算數入門的書冊,溫妃和宜妃想要“我原本想著翰林院有幾本就夠了,沒料到居然如此多人想要讀一讀。”
康熙聽后就笑道“確實,今兒拖爾弼還跟朕提起,京城三家印刷工坊已經日夜不停,還是供不應求,許多人都沒能買到。不少外地的官員聽說后,上的折子里還跟朕提起此事來。”
外地有些官員消息靈通,得知京城出了這么一本算數入門的好書,另外戶部侍郎王談起的頭做了一本題冊,他們自然都想要
可惜他們離著京城太遠,哪怕托人買也買不到,只能在折子里跟康熙提起了。
想必康熙那么喜歡算數,那本算數入門的書,指不定就是皇上專門讓人做的。
不管這位“不疑先生”是誰,王談肯定認識,說不準皇上也是知道的。
哪怕無法打聽和結交到這一位,能買到書讀一讀,也能隱約知道對方究竟是什么人。
都說人如其字,書也是如此,字里行間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性情和習慣來。
這些官員無論是對算學有興趣,還是想順道借此打探一下這位憑空出現的“不疑先生”,都很有必要買下他的書仔細閱讀一番了。
康熙就道“這三家印刷工坊是京城最大,資歷也是最老的,做的書都不錯。小一點的工坊朕就不大放心,免得把書做得不好,反倒不美。”
“正好江南那邊也有不少官員寫信來,朕就想著江南文人多,印刷工坊自然不少,有幾家的名聲頗為不錯。”
他還不放心派人去跑一趟,反而讓江南那幾家工坊派人把自己做的,最為滿意的書送過來,當面看過后才確定選哪一家來做顧凝宸的這本算數書,可謂謹慎極了。
江南幾家大的印刷工坊哪里能不樂意,簡直樂瘋了,連夜帶著書往京城趕來,恨不得立刻就到。
之前三大工坊在算數書的價錢上定的不高,印刷的數量多,算是薄利多銷了。
康熙打算讓江南這些工坊也是這樣,畢竟價錢高了,就違背顧凝宸的初衷,不能讓更多的人買得起。
至于江南這些工坊答不答應,他也無所謂,不答應那就讓愿意的來
如今哪家工坊不想印刷不疑先生的書,更別提還有王談做的題冊。
入門就買不疑先生的書,要提高版本就買算數題冊,兩方面的人群都能照顧到了。
顧凝宸也鼓勵王談做一本入門版的題冊,讓入門的人也能用的題冊。
另外他還能寫上自己學算數的心得,跟其他人分享一二。
畢竟如今學算數的人太少,康熙的那本心得是提高班s,很少人能跟上,實在是太難了。
索性康熙沒去大規模印刷,而是印了幾本暫且放著當做收藏。
王談原本是拒絕的,但是能做兩本書流芳百世這種事,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要是百年之后,別人提起他都會想到這本書,看過后都頗為受益,還可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喜歡算數的人。
王談考慮了一段時間,最后就答應下來。
于是他開始過上了白天上值,晚上回家寫書的充實日子,把同僚卷死了。
同僚也想跟,可是他們的算數比不過王談,其他方面也沒有優秀到值得寫書的地步,只能垂手頓足,后悔當年沒有好好鉆研算數
這會兒康熙示意李德全遞來一個錦盒,放在桌上后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