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顧凝宸滿臉驚嘆道“有李大人主持,這園子建得真好。”
康熙笑著點頭道“是,李天馥的能力不錯,這園子可謂是耗費了他的心血。這幾年他吃住幾乎都在園子里頭,生怕出什么錯漏,跟工匠們都打成了一片。”
他這個工部尚書做到這個地步,真是鞠躬盡瘁了。
而且工部還有其他事,李天馥處理得都不錯,工程沒一個落下或者出什么問題,叫康熙很是滿意。
該花錢的地方沒省,不該花的地方都省了,這才是工部該有的態度。
康熙滿意了,工部也變得井然有序,他就在不久后把李天馥正式調去了刑部。
之前讓李天馥兼任了刑部,卻不是長遠之計,根本騰不出手,只能說領個頭,這次讓李天馥名正言順成為刑部尚書。
很多人都替李天馥覺得可惜,他要是一直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那油水是多多的。
而且他在工部的差事辦了好幾年,暢春園建得多好,如今只有一點收尾的工作。
這么大的功勞,又調整好的工部,轉頭就交給別人了,等于是把好不容易結出來的果實送給別人,實在可惜了。
不少跟李天馥的關系還算不錯的人,私底下都給他打抱不平,甚至有那么一兩個隱晦安慰他。
李天馥卻不以為然道“在哪里不也一樣是為皇上辦差嗎我在工部做得挺好,為皇上解了燃眉之急,去刑部也是可以的。”
反而對他來說,在工部理順了,再去刑部重新來,算得上是一個新的開始和新的挑戰了。
對李天馥來說,還挺有意思的。
之前只是兼任,說真的就是個名銜,畢竟暢春園那邊更重要一些,他的心思都在工部,對刑部就是暫時領著。
如今名正言順當了刑部尚書,他就得全身心投入到刑部,開始整理起來了。
其他人不太能理解他,只覺得李天馥就是嘴硬,反正事情都無法改變,他必然要去刑部了,還不如表現得灑脫一點。
李天馥是真的灑脫,康熙一發話,他就立刻去刑部開始大展拳腳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整理宗卷,把一些疑難雜案,還有耽擱了很久的案子都通通拿出來。
先把人命關天的查問一遍,要是證據確鑿,直接繼續走流程就行了。
該砍頭的砍頭,該放的放,該流放的流放。
有些不好判的,或者判定后他認為有差錯的,李天馥就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
要真有問題,就重新審了。
比如有個案子,是鄉間一個十來歲的半大小子無故砍傷了鄰居,被判了重罰。
小子的親屬覺得他性子一向溫和,絕不會無故傷人,就層層往上希望能夠減輕小子的罪狀,一路上到刑部來。
因為之前耽擱了一段時間,這小子也被關在牢房里很久了。
李天馥看過宗卷,又派人去當地,甚至還叫人審問了那個鄰居。
畢竟鄰居的口中,這小子忽然就拿起砍柴刀追著砍他,好像瘋了一樣。
但是其他鄰居的口供,卻說這小子平日脾氣好,待人和善,尤其十分孝順,這就讓李天馥起了疑心。
這小子如果是瘋子,那可能無緣無故砍人。
可是其他鄰居對他的評價都很好,也說他沒有瘋癲的樣子,跟旁人并沒有結過仇,這就很奇怪了。
當地知府卻敷衍了事,只聽鄰居的一面之詞,加上鄰居確實被砍傷,就直接定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