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師多添兩艘船,每次能多裝貨物送去西洋,商人們很快就把買船的錢賺回來了。
而且商人們聯手出錢買,這船只的錢分攤到每個人身上就不算太多,還是劃算的。
康熙二話不說就允了,在折子上寫了回復,也派人告訴水師提督一聲,讓他安排妥當。
這會兒外邊還一股艾草的味道飄來,除了行宮之外,康熙也發話讓蒙古那邊每天用艾草等東西熏一熏,而且到處都要打掃和整理一番。
人和牲畜不能混住,彼此之間要離遠一點,通風也得好,免得因為臟污而蚊蟲多了起來。
蒙古首領就集中了人手,青壯年幫著打掃和搬搬抬抬,給牲畜換個遠一點的新棚子。
熏艾草不是多重的活計,就讓半大小子和婦人去熏。
每天一次他都擔心不夠,開始前天就早晚熏。
那味道飄過來十分濃郁,估計那邊都要熏得人眼睛要落下淚來。
不過太子這么一病,確實把蒙古那邊的人嚇得不輕。
好在康熙知道并非蒙古人的錯,只訓斥了蒙古首領,叫他重新查清楚漠北那邊的人,哪怕以前是奴隸也得查明白,至少要有兩個人以上能證明對方的身份才行。
就是漠西蒙古這邊也需要確認身份,康熙又派了一個識字的小吏去幫著蒙古首領登記在冊。
免得只靠蒙古首領自個記得,過幾天要是忘了或者記模糊了就麻煩了。
蒙古那邊就如火如荼登記了起來,人數多少,家里牲畜多少,住在哪一塊地方,鄰居都有誰,平日負責什么活計,都記錄得一清二楚。
就是行宮這邊也每天熏艾,宮女用紗布做了很多蚊帳,掛起來層層疊疊擋住蚊蟲。
小點的阿哥,比如五阿哥和六阿哥,每天都有宮女查看身上有沒蚊蟲叮咬的痕跡,很是小心謹慎了。
尤其太子的住處,十幾層的紗帳,就怕有蚊蟲進去,熏得更是勤快。
那味道讓太子聞著,離得遠也忍不住咳嗽兩聲。
他清醒的時間比之前多了,吃的卻依舊少,還經常發呆,讓照顧太子的宮人十分擔心。
御醫早中晚都來一回,給太子把脈后看有沒需要調整藥方。
只是太子的脈象平穩了,卻不見起色,御醫也是著急,跟康熙提起的時候,康熙亦十分擔心。
總歸病來如山倒,病后如抽絲,養病得慢慢來,也不能心急了。
太子如今不能費神,自然不能看書,康熙怕他悶著,會讓女官給他念一念游記等輕松一點的雜書。
偶爾康熙過去的時候,還會跟太子提起外邊的事來。
最近發生的大事就是跟英吉利女王談好的條件,又把舊國王送過去作為交換了。
太子得知那個讓自己染病的罪魁禍首被送回去了,并不意外,康熙總會謀求最大的利益,人要是就地殺了,確實太浪費了。
得知讓英吉利取消關稅是四阿哥和顧凝宸的提議,太子沉默了片刻道“皇阿瑪,換做兒臣估計想不出這么好的計策來。”
康熙聽著就笑笑道“朕當時也沒想到這一點,人無完人,想不到有什么。”
他想不到,顧凝宸和四阿哥不就想到了嗎
康熙就對太子說道“哪怕是朕,帝王也不是神人,什么都能知曉,什么都會做,不然還需要那些大臣來做什么”
他要一個人什么都會了,都做了,那要整個朝廷的人做什么,當壁花來旁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