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人在拍賣會上看到似曾相識的東西,既有欣慰也有害怕。
欣慰當然是以后西洋海商的船隊過來,安全得到保證,都不用擔心在附近會遇到海盜。
別說附近,方圓幾千里都不見一個海盜,全讓水師圍剿得一干二凈。
害怕自然是因為水師越發強大,如果哪天他們反過來對付自己,這些西洋人的船隊就毫無招架之力。
哪天康熙翻臉不認人,把他們扣下,誰都插翅難飛了。
欣喜的人還是居多,畢竟都是過來做買賣掙錢的,能把錢和命都保住,誰能不高興
至于康熙什么時候會翻臉這種事,只要他們本本分分做買賣,不觸及皇帝的逆鱗,那就不會有事。
后來得知康熙打算讓部分水師護送商隊去歐洲做買賣,海商們得知后心情都很復雜。
畢竟他們自認母國也十分強大,但是哪家都不會派水師來護送他們過來做買賣,回去后卻又要收稅又要各路打點,這花費就不少,至少一半都給母國了。
路上還危險,可以說是用命來做買賣。
看看如今別人家的水師居然要護送商隊去做買賣,能讓海商們心里不羨慕嫉妒嗎
當然他們也能理解母國不會讓水師來護送商隊,因為水師出一趟,那花費也是個嚇人的數字。
如果海商要出這筆錢的話,不但白跑一趟,還可能倒貼,他們寧愿自家的水師別出來了。
但是這邊的皇帝竟然讓水師護送,本地商人們出的起這個價錢嗎
后來才得知本地商人壓根不需要出水師的費用,讓海商們更是羨慕的眼淚從嘴角下來了。
康熙當然不是做慈善的,但是水師的費用確實也沒必要讓商人來出,主要商人如果出了這錢,做的買賣幾乎所有賺的都要賠進來。
做一次買賣,來回倒騰,最后什么都沒得到,誰愿意呢
康熙的打算,就是他這邊也帶上貨物去出售,還都是最稀有的貨物,價錢高,也能減輕水師對國庫的負擔。
另外他這次派水師出去,除了探路之外,更多是為了為以后在西洋各國留下釘子打探,算是做個嘗試。
不然都聽傳教士說的,誰知道他們嘴里說的有多少是真話
選哪家來做這個買賣,康熙跟內閣大臣們商討過,很難確定下來。
畢竟哪家都可能不合適,一家更是吃不下這么大的買賣。
康熙為此琢磨了好幾天,最后還是顧凝宸不經意說道“皇上也未必只選定一家商人,讓他們組成商會一起分擔不就好了”
他看了顧凝宸一眼,不得不說這真是個極好的主意。
一家吃不下,幾家可能也吃不下,十幾家聯手的話那就必然可以了。
而且這樣一來,不管風險還是危險都互相分擔了,攤在每家人身上就要少上許多。
如果讓朝廷這邊一家家商戶去找去談,實在太麻煩了,讓商會領頭,直接出個負責人和朝廷來談,那就要方便得多。
顧凝宸卻想到后世的商行,說是商會,其實已經算一家獨大。
負責人的權力太大,不但能跟朝廷接觸,還能掌握商戶們的生死。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朝廷的人沒察覺,商戶們卻被剝削得苦不堪言。
她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商會要是一人一直掌握,只怕人心易變。”
康熙自然也想到這一點,摟著顧凝宸笑道“愛妃說得不錯,這人選得換著來才行。”
但是換著來,誰說中間就沒有貓膩呢
商會里面的商人換著來,他們可能有聯姻的關系,彼此就跟自己人沒什么兩樣。
自己人輪著上去做商會的負責人,這跟一家獨大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