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商人們的頭腦相當不錯,還消息靈通,大西洋彼岸的時尚流行都能拿捏得住。
除了商人們的貨品,康熙也讓人化名為廣姓商人加入進去,這商品自然是工坊里出的鐘表。
這鐘表的外表做得極為華麗,鑲嵌了不少珍珠和寶石。
有大有小,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就兩巴掌大,能夠放在桌上,十分輕便。
甚至有個工匠動了腦筋,反復做了小半年,做出第一個巴掌大的鐘表。
顧凝宸一看,這個鐘表就跟小鼓一樣,沉甸甸的,掛在腰上也不是很方便。
她就感覺還能縮小一點,直接做成懷表,那能掛在身上,就能隨時看到時間了。
對康熙這樣日理萬機的人,隨時看時間就能隨時安排好一天的工作。
她在工匠的設計上改良,最后終于做了第一個拳頭大的懷表。
顧凝宸看著不是很滿意,這個懷表還是太大太重,不夠輕便。
她直接拆掉了這個懷表,重新反復組裝,最后去掉了一部分的零件,還讓工匠把零件再度縮小兩圈,終于做成了一個小了一圈的懷表。
外邊是金子做的,側邊有個卡扣,一按就能打開,露出里面的小時鐘,能夠直接看到時間。
就連時針和分針都是用金子做的,玻璃也是工匠用手反復打磨,十分透亮光滑。
這份禮物裝在錦盒里面,被顧凝宸送給了康熙。
康熙非常喜歡這個懷表,每天起來洗漱換衣后第一時間會掛在身上,等夜里就寢的時候才會拆下。
他看時間也很方便,只要低頭拿著懷表,打開就能看到。最小的懷表是獨一份的,自然是康熙的東西,不可能對外賣掉。
不過顧凝宸勸說之下,康熙就把比拳頭還大的懷表讓工坊做出來,放在了商會的貨物列表當中。
哪怕這個懷表要大得多,卻比如今的始終還是要小。
如果能買上一個,掛在腰上,隨時就能看到時間。
對每天忙碌的人來說是個看時間的好東西,而且光是掛在身上,就引來無數人的矚目,也是極為有面子,又體現身份的東西。
誰見了都想要,商會這東西一送去,不少商人都偷偷來問林潤。
這位廣姓商人是什么來頭,怎么會有鐘表工坊的東西,還能做出這么小巧的懷表來。
林潤自然知道廣姓商人就是宮里那位皇上,他什么都不敢說,就含糊過去。
他說得模糊,聰明人只想到這位廣姓商人可能跟宮里頭哪位貴人有點關系,才能把工坊的東西弄出來賣。
他們絕不會想到會是康熙派人送來,畢竟工坊除了拍賣會之外就沒有在別處賣。
只覺得工坊產量太少,供給拍賣會就已經勉強,自然不能騰出更多的來。
實際上工坊因為加入了機器的緣故,又有流水線作業,工匠們的手藝越發熟悉,人手也足夠,產出的鐘表是越來越多,堆滿了整個庫房。
最好的自然送入宮里,康熙送去后宮給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后,另外賞給幾個妃子,余下也用來賞大臣,卻不算多。
次一等的一部分送去拍賣會,大部分就放在庫房,一直沒有挪出去。
康熙是認為大量的鐘表上拍賣會,就會把價錢拉低,索性就堆在庫房里也不能拿出來。
顧凝宸詫異他的敏銳,簡直無師自通,明白商品的供求關系。
供大于求,價錢就上不去了,反之價錢就低不了。
如今恰好有商會要帶著貨物去歐洲,庫房里面這些鐘表就有了去處。
水師護送商會的船隊第一次出行,卻不止去一個地方,那么鐘表分散在各地來賣掉,價錢就不會被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