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會知道,他建的不止港口,還有大船
這個消息竟然被康熙得到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沙皇矢口否認有兩艘大船的事,康熙總不能派人直接過來搶吧
康熙確實不能派人過去搶,卻直接告知俄國的貴族們,他和沙皇的談判破裂,以后拍賣會可能無法接待俄國的貴族了。
這就讓俄國貴族們十分不滿了,他們已經習慣了用大清的東西,最喜歡拍賣會上獨一無二的拍賣品。
如今就因為沙皇的緣故,他們就不能去拍賣會,自然不樂意,于是就紛紛去跟找沙皇,勸說他不要和大清交惡。
畢竟俄國的羊毛買賣還掌握在大清手里,如今國庫的進項不多,羊毛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加上俄國其實很多流通的貨物都漸漸換成了大清的了,畢竟那邊價錢低,質量好。
就跟歐洲一樣,很多本地商人的貨物價錢比大清高,質量卻不如大清好,買的人自然會選擇更便宜又更好的貨物。
這就讓本地商人做不下去了,逐漸就只能進口,比如棉布,比如羊毛制品,既暖和又舒服,重要的是比自己做的漂亮,比本地買的便宜。
本地貨物已經毫無競爭力,如果讓本地商人重新做起來,就需要國庫來補貼。
沙皇和貴族都不可能愿意,因為這個補貼要一直補下去,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在不知不覺當中,大清的貨物竟然漸漸取代了本地的貨物,讓他們依賴頗深,一時半會根本無法離開。
沙皇才明白康熙為何有恃無恐,原來就等在這里
康熙確實一點都不著急,只派人交代互市關閉,再讓拍賣會拒絕俄國人進入。
反正他有其他國家的人可以合作,壓根就不缺人,少一個俄國人也沒什么。
但是俄國人卻是有錢都買不到拍賣會上的東西,更別提是互市上的貨物了。
不止大貴族,就連小貴族都依賴大清的貨物,自然一個個跟沙皇抗議了起來。
沙皇能怎么辦,只能一個字,拖
他跟康熙派來的使者說是要船只可以,只能一艘,而且現在開始制造,需要一到兩年的功夫才能交付。
一兩年后,沙皇說還沒做好,難道康熙還能派人直接去船廠看嗎
康熙的回應也很直接,什么時候大船交付,什么時候拍賣會和互市重新開。
反正拍賣會不缺客人,康熙也不缺賺俄國人的錢,沙皇可以慢慢造船,哪怕兩年做不好,二十年都可以
這無賴的回答差點沒把沙皇氣死,這不是讓俄國的貴族死命盯著自己盡快交付船只嗎
康熙就是這個意思,與其自己去催,等著沙皇送船只來,還不如交給俄國的貴族們來盯著。
他們自己人盯著,更近不說,也更方便,都不需要康熙另外派人去看著那么麻煩了。
顧凝宸知道康熙對付沙皇的手段,只覺得妙極了。
要真是讓他們這邊去催,沙皇多的是理由拖下去,那就太被動了一點。
如今沙皇拖多久都行,反正他其實也離不開大清的貨物,暫時缺什么都不會缺到他的頭上。
等過陣子沙皇就會明白,大清貨物對俄國的滲入究竟有多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