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眼就知道答案,就問四阿哥道“知道謎底是什么嗎”
四阿哥眨眨眼就答道“皇阿瑪,這謎題出自劉禹錫玄都觀桃花,謎底則是論語里的一句話。”
“言游過矣。”
康熙微微頷首,顧凝宸看出四阿哥這是立刻就猜出答案來了,于是問道“四阿哥,怎么這句詩的謎底就成了論語里的一句話了”
四阿哥就認真解釋道“這謎底和原詩不相干,要從字面考慮。無人不道看花回,大家都說游玩看花回來,所以答案是言游過矣。”
“當然,在論語里頭,這話其實是子夏說子游錯了。”
顧凝宸點點頭,才知道這謎題的深意。
要不是熟讀四書五經,還真不可能找出謎底來。
這個題目對后宮嬪妃來說就太難了,對小阿哥們來說也是,只有已經讀書好幾年的阿哥才能回答得出來。
翰林也是夠用心了,直接用這個謎題,就縮小了能回答的人。
康熙贊許道“不錯,小四這書讀得還可以。”
他招手讓人叫來另外幾個阿哥,來看看這個謎題,看看誰也能解開。
不意外太子看完很快就回答了,另外意外的是三阿哥思索片刻也回答出來。
大阿哥想的時間更久,好在元宵佳節,康熙這個虎爸也不想兒子們不高興,提示了一下,他也終于回答了出來。
康熙這才點點頭,看著幾人手里的燈籠。
太子只挑了一個燈籠,是個寶塔的燈籠,十分精巧漂亮。
他也不貪心,選了一個就好了。
大阿哥手里頭有一對宮燈,一個燈籠上畫的是一身戎裝的將士,另外一個燈籠則是駿馬圖。
這燈籠轉動的時候,將士就好像活了過來,揮舞著手里的長劍,哪怕一個人好像就有千軍萬馬的氣勢。
駿馬圖里好幾匹駿馬會撒開蹄子奔跑起來,十分好看,就好像在大片草原上策馬狂奔。
一看就是大阿哥喜歡的風格,估計都很喜歡,難以割舍,索性兩個燈籠的燈謎都解了。
三阿哥手里的燈籠則是個仕女讀書圖,走動的時候,燈籠會微微轉動,仕女手里拿著一本書冊,似是在低頭讀書,轉動的時候書冊會翻頁,仕女會微微低頭的樣子。
顧凝宸轉頭看見五阿哥手里的燈籠,這就讓人有點意外了,是比較傳統的宮燈,上面用了綢緞,還繡了福壽二字。
就五阿哥的年紀,不喜歡那些小動物的宮燈,反而喜歡這么個傳統的燈籠,實在出乎她意料之外。
不說顧凝宸,就是其他阿哥都好奇,大阿哥就問道“小五你怎么沒拿那個狐貍的宮燈,不是說喜歡嗎”
五阿哥就說道“這個宮燈皇祖母肯定喜歡,我打算帶上送回去。”
皇太后覺得元宵賞燈是嬪妃和阿哥們難得出去玩耍的時候,她這個上了年紀的人就不去了,免得他們不自在。
五阿哥見皇太后沒過來,心里惦記著,挑來挑去,最后還是挑選了皇太后可能會喜歡的宮燈,打算等下帶回去。
這宮燈不但好看,寓意還好。
康熙看得微微點頭,讓李德全去把那個狐貍的宮燈也取了來“小五帶上這個,這樣你和太后都有喜歡的宮燈了。”
五阿哥高高興興接過宮燈,又看著旁邊一個仕女的燈籠有點走不動了。
康熙看他就兩只手,一手拿著一個宮燈,眼里還看著另外一個,就問道“還想要這個宮燈嗎”
五阿哥就點頭道“皇阿瑪,皇祖母和我都有燈籠了,額娘也該有一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