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都只是顧凝宸的猜測。
康熙那邊卻也看出一點端倪來“朕今兒跟蒙古首領去周邊走走,跟著去的就有蒙古首領的幾個兒子。其中最小的兒子被蒙古首領賞了一大塊地,說是要圈起來建房子。”
說是因為這個小兒子娶了個漢族的姑娘,想讓她有家的感覺,所以想按照漢族的樣子建房子。
其他幾個兒子都沒有分地,唯獨這個小兒子有,其他人居然沒有不滿的樣子。
康熙最是眼尖,看得出首領幾個兒子是真的沒有不悅,反而跟這個最小的弟弟的感情不錯。
這小兒子身上的衣服配飾跟其他人沒什么不同,只衣服料子稍微好一點,配飾明顯都是真金白銀。
就連蒙古首領都沒這么奢華的首飾,偏偏這小兒子就用上了,讓康熙心里有些奇怪。
他記下這個,原本打算讓人去查一查,如今顧凝宸就給了自己一個突破口,就是從小兒子的媳婦,叫可善的漢人,還是個漢商女兒身上查一查。
顧凝宸又道“可善改了名字,原本不叫這個。能徹底舍下名字,還對家族毫無怨言,在我看來實在古怪。”
沒有怨恨,也沒有不滿,這不是一個被家族除名之人該有的表現。
尤其可善的父親去世,那么父親是行商,在家里應該還有產業。
如今她被除名,又不能回去,該是那邊的產業被族人全然占下。
誰能輕易舍下這些生父拼搏多年的產業,就這么拱手于人,絲毫不可惜,還不怨憤
如果不是圣人,那就是這身世很可能是假的。
康熙深以為然,卻依舊不動聲色,只暗地里打探,表面上跟蒙古首領每天仍舊出去四處走走,選擇適合做行宮的地方。
蒙古首領明顯帶著康熙繞開小兒子的那片地,對康熙的說辭是那片地其實并不怎么好,草地長得稀稀拉拉,不適合養羊,更不適合養馬。
不過這樣的地方卻適合建房子,都不必怎么除草了,所以被小兒子一眼看中。
索性這地方的土地確實不肥美,蒙古首領把這片地給了小兒子,其他兒子也不會有意見。
要是把草原上最肥美的土地圈起來給小兒子蓋房子,別說幾個兒子,就是族人都會有意見。
顧凝宸還疑惑康熙要怎么打聽消息,畢竟這蒙古首領說的由頭真是天衣無縫,其他族人都挑不出毛病來,更別提是他們了。
而且看康熙也沒特地派人四處打探的樣子,她等了幾天,康熙卻說打聽得差不多了。
見顧凝宸滿臉困惑的樣子,康熙就笑道“打聽這種事讓侍衛和大臣去做并不適合,哪怕是李德全也不合適。”
因為李德全作為康熙的心腹,一舉一動就十分引人注目,哪怕離開蒙古包遠一點,都會有人發現,更別提是到處打聽消息,那就更明顯了。
去的只是平日跑腿和打雜的小太監,年紀小,嘴巴甜,就半大小子,每次去周圍也就問問水源在哪里,去哪里打水最近之類的小事。
一來二去,他們就跟附近的蒙古族人熟悉了,尤其上了年紀的族人很是喜歡這些半大小子,偶爾會聊聊天。
聊的也就是稀疏平常的生活,絮絮叨叨聊,旁人聽著也沒什么不對,只覺得上了年紀的人喜歡絮叨,正好這小太監有時間聽上一耳朵,陪著說一會兒話。
但是這小太監記憶超群,等到了跟前,就能把別人的話一字不漏重復出來,也是個人才。
要不是不識字,又早早進了宮當太監,在宮外讀書識字的話,指不定能考科舉進朝堂當官。
不過小太監對自己能幫忙打聽消息,自是十分榮幸。
雖說是日常聊天,卻也偶爾會提及其他人,比如蒙古首領,比如首領的小兒子,比如首領的兒媳婦。
小太監有意無意引導,那老婦人就多說了兩句,卻并不多,起了個頭,很快就轉開了。
明顯老婦人不敢多說,對小太監也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