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首領這時候也覺得不對了,瞪大眼問道“皇上,這可善是不是”
他并不想懷疑自己的兒媳婦,但是被康熙問了幾句,很難對可善不產生懷疑。
小兒子依舊不相信,幫著解釋道“皇上,可善興許隱瞞了什么,對我對部族卻從來沒有壞心。”
康熙挑眉道“發現鹽礦的也是可善吧然后她告訴你能送去互市換成糧食。她識字,算數應該不錯,所以你都交給可善去換。每次送去多少鹽,換來多少糧食”
他讓這個小兒子把記得的數目都寫下,小兒子迷迷糊糊的,蒙古首領就把記得的幾次說了出來。
一次多少車,車轍留下的痕跡深淺,大概能知道車上放了多重的貨物。
顧凝宸心算了一下這個數目,不由咂舌,可善這送去的湖鹽,一次就足夠換來蒙古部族一年的糧食了。
她至少每個月會去一次,但是蒙古部落的族人那個日子是好過了,卻沒有特別好過。
只能說比以前好一點,他們就已經對可善感激不已。
顧凝宸不由感慨,蒙古部落里面算數好的人估計不多,才給可善鉆了空子。
她能算出來,康熙也是心里有數,給蒙古首領報了個大概的數目,也把他驚得臉色都白了。
那么多的貨物送去互市,他們只以為對方壓價,又不敢大規模送太多糧食過來被人發現,所以就換來那么一點糧食。
這也是可善的說辭,小兒子信了,又按照媳婦的意思沒跟蒙古首領說是湖鹽。
可善說私下販鹽是大罪,要是首領知道肯定不會同意。
但是不販賣私鹽,部族里的族人就要挨餓受凍,小兒子只怕也要于心不忍,所以他就聽可善的沒告訴首領。
首領只以為那些山賊的東西是贓物,不好出手,對方才會壓價。
加上大規模糧食送過來,確實太引人注目,對方不敢也是理所當然,于是他也沒多想。
哪能料到,自己的兒媳婦竟然坑了兒子呢
顧凝宸在屏風后聽得感嘆,父親信任小兒子,小兒子想為父親分憂,偏信了媳婦。
誰想到這兒媳婦才是幕后黑手,只怕可善是利用丈夫把私鹽販賣出去,大部分都放進自己口袋,小部分換成糧食送到部落里面。
這樣還叫部落的人十分敬重他們兩夫妻,兄弟們對這個最小的弟弟也相當感激。
要不是他們想方設法讓部落的族人過得好一點,只怕日子就要更難過了。
蒙古首領帶著小兒子跪下求康熙原諒,只求能夠留下小兒子的性命。
康熙沒說什么,只下命讓人把可善捉拿。
擔心小兒子去把人叫來會露餡,他直接讓李德全帶人去把可善拿下
可善沒料到,只短短幾天功夫,康熙就發現了湖鹽的位置,甚至察覺到她的身份不對勁。
小兒子被首領叫去,首領說是讓他去拜見皇上,這是提攜他的意思。
可善并沒有懷疑,畢竟因為他們兩夫妻不斷換了糧食回來讓部落的族人日子好起來,首領去哪里都帶著小兒子,把人脈都介紹給他。
因為蒙古部落還是長子繼承,小兒子頭上那么多個哥哥,壓根沒有繼承的機會。
首領心疼這個小兒子,又覺得他為部落做了那么多事,想給他找個出路,就盡可能把人脈都交給他,以后哪怕分出去單干,也不至于跟無頭蒼蠅一樣無從下手。
李德全十分機靈,還叫上首領心腹的一位夫人在門口叫可善出來。
這位夫人和可善的關系不錯,加上她并不知情,李德全又是康熙身邊的大紅人,只說康熙要召見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