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重華宮受損嚴重,不過隔壁的英華殿卻還好,修繕一番就能繼續用了。
顧凝宸去英華殿不方便,康熙索性讓她去養心殿的實驗室做研究。
她一個月來一直在搗鼓圖紙,反復修改,還讓人送了材料來做模型。
康熙漸漸閑了下來,才參與進來。
看著顧凝宸這個跟鐘擺一樣的圖紙不由疑惑道“愛妃這是打算做新的時鐘嗎”
不過這個看起來比如今做的時鐘還要大,看著又不太像。
顧凝宸就笑著解釋道“皇上,我打算做個地動測量的儀器。”
當然這個儀器并不能用來預測地震,如今的技術和材料都不足以做出來。
哪怕是后世,也只能提前十七秒左右。
因為橫波到達需要三十二秒,縱波到達需要十五秒,只能打個時間差。
雖說如今不能提前預測得到,卻能夠檢測到地震的地方,如果遠處地震,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康熙對此很感興趣道“朕記得以前有張衡的地動儀,可惜后來被董卓派人一把火燒掉了,也就失傳了。”
顧凝宸點點頭,張衡這個地動儀在后世的時候全世界各國的人都打算復制出來,可惜誰都沒能成功。
外國就有人質疑這個地動儀是不是真實存在,不過在史書上確實有記錄,并不是偽造的,只是后人著實無法復制出來。
但是無論能不能復制出地動儀,都能證明張衡對地震的研究,比國外要早一千八百年,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復制地動儀的過程當中,就有人做了修改,終于做出相似作用的地動測量儀。
顧凝宸原本打算做倒立擺地震儀,這個儀器是頭重腳輕的設計,對震動更為敏銳。
最下面有空氣阻尼器,還有彈簧片,放大了震動的幅度,最小能放大兩百倍,最大能達到兩千倍,就能精準測量得到。
這臺機器面世將近兩百年,在后世的時候依舊還能用。
但是空氣阻尼器這時候沒有電磁實在做不出來,顧凝宸只能做個更簡單的,就是懸垂擺驗震器。
這個儀器只對地面的水平運動有反應,垂直的非水平運動就不會影響得到。
最關鍵的就是跟掛鐘一樣的懸垂擺,如果地面發生水平運動,這個懸垂就會動,然后帶動連著的指針跟著動起來。
指針連著一個長柄,末端連著很多繩索,上面掛著許多的鈴鐺。
如果突然哪里發生地震,末端就會帶動了繩索,然后鈴鐺就會響起來提醒。
顧凝宸在圖紙上修改很久,就是希望這個測量器能夠顯露出振幅來。
如果能知道大概的地震級別,那么這邊接到消息再去支援就要心里有數得多了。
康熙看了之后,指著末端道“可以在這里加個短針,底下加上幾層薄薄的紙張。”
如果太厚,這短針可能刺不下去。
換成薄的紙張,穿透多少層紙張,就知道大概的幅度是深是淺了。
而且短針刺下去還會因為方向的緣故,在一個位置上刺下的孔會更密,這就能推測大概的地震位置了
要是有參照物,比如在之前就有測量儀,得知八級左右的地震會刺穿多少張薄紙,然后往回去推斷一番,就能大概知道級別。
不過如今也好,起碼以后能推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