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凝宸握著他的手笑著說道“皇上又怎么會看錯人這位靳大人上任后,一直在黃河邊上吃睡,如今也有整整五年了。河道邊上的地方常年潮濕,就不是適合住人的地方,這位大人一住就是五年,顯然是個干實事之人,不想辜負了皇上的期望。”
“黃河被靳大人治理五年以來,大的決堤已經沒有了,這是前面那些治理黃河的大臣做不到的事,足見皇上的眼光獨到。”
聽到這里,康熙的眉頭稍稍松開了一點,嘴角有了點笑意道“朕怎么聽著愛妃在說靳輔,卻像是在夸朕了”
顧凝宸對他眨眨眼,也笑道“皇上不是曾經說過,人才也得放在適合他的地方,才能發揮用處。皇上把靳大人放在治理河道上,他如今花費五年,治理得如此已經出色,這就是適合他位子。”
“想必這位大人心里也明白,才會兢兢業業一直留在河道邊上。”
她被康熙拉著在身邊坐下,又說道“這位大人治理河道如何,聽別人說,總歸人云亦云。我也不好說這河堤還決堤,究竟是這位大人的問題,還是監工的問題”
“畢竟靳大人就是一雙眼睛一雙手,那么多決口的地方,必然有監工來監督河堤修筑之事。”
所以黃河這次決堤了,怎么一個個都彈劾到靳輔一個人身上,難道他一個人就能從頭到尾盯著所有河堤修筑好,監工卻是工部的人好嗎
那些人抓著靳輔不放,卻壓根沒提過工部,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靳輔就是個身份普通的能臣,身后沒有大家族,只有康熙一個靠山而已。
群臣再三彈劾,一年復一年,總會讓康熙開始質疑起靳輔的能耐來。
畢竟一句假話說上千百遍,聽的人就開始半信半疑,甚至開始相信這是真的了。
一兩個人彈劾就算了,一群人反復彈劾,估計康熙都開始懷疑起靳輔來。
如果把靳輔撤掉,這些人損失的利益很快就能回來了,甚至顧凝宸都懷疑這其中有工部的手筆。
畢竟工程方面是工部來負責,以前都說戶部是大清的錢袋子,油水是最多的。
也有說吏部管著所有官員,官員私下調動或者想要補缺都需要打點一番,自然也是個肥差,其實不然。
這六部當中,最肥的差事其實是工部。
工部掌握著天下的工程,光是材料上面能做的文章就不要太多。
這工程需要的材料是多是少,賬面上是一個數字,私底下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數字。
要深究的話,這材料還有耗損,運輸有耗損,修建的時候也會有耗損,很難查出個精確的數目來。
這究竟是真的耗損,還是中間門進了誰的口袋,那就不好說了。
加上材料的供貨商也有文章可做,供貨商給了打點,這材料可能差一點,更差一點,這價錢就不同了。
如果統一寫的是上等材料的價錢,這中間門的差價又是一個數目。
所以靳輔就地取材這個,確實能省下很多錢,卻也動了工部和其他商人的蛋糕,怎么可能不想盡辦法把人弄下來
康熙想必也知道這一點,朝堂的關系錯中復雜,不可能朝臣全是兩袖清風的廉臣。
他之前都維護著靳輔,免得被朝中臣子給毀了這么個清廉的能臣。
只是涉及到專業問題,入海口如果真的影響到兩邊的農田,康熙就不能忽視了。
如果靳輔真的開始剛愎自用,康熙就得考慮換掉他。
不過顧凝宸的話也提醒了康熙,這些大臣或是真的認同于成龍的意見,或是因為靳輔動了他們的利益,也可能兩者都有。
說的話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更可能是半真半假。
要辨別出他們究竟說的是不是真的,那就太難了,何不親自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