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跪在最前面,被砸得是最多的,恨不能立刻就死,免得受這點罪。
偏偏康熙的命令是讓人跪上三天,讓圍觀的百姓都知道究竟怎么一回事才能行刑。
對這些人來說,死都不算什么,丟了這么大的臉面才是最難受的。
康熙就是讓他們難受,畢竟這些貪下的錢財害死了多少人,哪里比得上洪災受難那些人的苦了
也讓其他官員好好看著,以后如果敢伸手,康熙就一個個都剁了,還得把他們的臉面都扒下來,子孫后代旁支都沒臉見人
這出殺雞儆猴之后,朝堂的風氣都好了不少。
能不好嗎,再不乖覺一點,康熙這都殺瘋了,再犯的人只怕都要扔午門去。
午門的血腥味久久不散,嚇得這些官員比之前辦差更盡心。
早上宮門沒開都來等著,下午宮門快鎖上的時候才敢走。
這些官員戰戰兢兢的樣子倒沒影響到王談,畢竟他心里沒鬼,活得坦然自在。
拖爾弼也一樣,他私下跟王談提起那位被推出午門的工部尚書就搖頭道“這人的才能不錯,在工部也很久了,怎么就忍不住貪了呢”
王談聳聳肩道“工部油水太多,想想那么多銀錢過自己手,一時受不住就容易動心了。”
這話讓拖爾弼笑了“這么說來,難道不是戶部經手的銀錢更多嗎畢竟國庫那些錢,都是由戶部送進去,再送出去的。”
王談搖頭道“那不一樣,戶部就是個搬運工,哪里需要就搬哪里。工部就不同,他們是哪里需要就花哪里。”
戶部是送錢,工部才是花錢的大頭。
畢竟全國上下的工程那么多,花費巨大。
不像戶部就是算賬的工具人,每天算多少進項,算多少花費,然后還要發愁怎么花得比進的少,每天都在琢磨怎么開源節流。
工部就不用發愁這些,他們只需要給康熙遞個折子需要什么工程什么預算,然后康熙同意后轉到戶部手里,讓他們送錢去工部就行了。
康熙還覺得工程的錢就不能省,給得也爽快,不就讓工部的人花費得更痛快了嗎
王談剛接手戶部的時候,看著工部送來的賬單就開始頭疼了,那么大的數目,每出去一次他都肉疼
他喃喃道“只盼著新來的工部尚書是個省錢的,別跟之前那個一樣大手大腳就行”
只是王談沒料到,康熙會提拔吏部侍郎李天馥為新一任的工部尚書。
不過李天馥為人剛正不阿,在吏部的時候就做事一板一眼,私底下被不少人罵是不知變通,但是他這個性子來當工部尚書的話就相當合適。
顧凝宸卻知道這個人,畢竟李天馥實在太有名了。
他如今從吏部調到工部做尚書,回頭還去了刑部和兵部。
可以說在康熙的時候,六部當中,李天馥就去了四個,實乃牛人。
最后他還進了內閣,然后死在任上,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了。
李天馥的剛正和清廉也是出了名的,康熙才敢用他來當這個工部尚書。
畢竟工部的油水實在太多了,誘惑就更多,很多人起初還好,漸漸就把持不住。
之前那位工部尚書在之前也是個能臣,名聲極好,不然也不會被康熙提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