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法蘭西也在這場報復的戰爭上損失慘重。
不過這也是后話了,只能說路易十四也是有仇必報之人。
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類型,而且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了。
比起路易十四休養生息,準備以后干翻其他人,康熙另外一個筆友,也就是波蘭國王就要郁悶得多了。
他之前對上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反奧斯曼聯盟,打得不可開交,也打了好多年。
最后戰爭也把波蘭拖垮了,卻不好后退,退一步就可能被奧斯曼帝國蠶食。
這時候俄國沙皇卻提出要跟他結盟,加入反奧斯曼聯盟當中,跟波蘭一起打奧斯曼帝國。
波蘭國王要是以前肯定一口拒絕,畢竟波蘭和俄國是多年來的死敵了。
但是如今波蘭被拖著走不了,急需有人盡快結束戰爭,猶豫一下還是答應了俄國。
他在寫給康熙的信箋里隱晦提及此事,康熙見了還有些惋惜,搖頭道“這簡直是與虎謀皮,俄國沒安什么好心。”
不過康熙也能明白波蘭國王的為難,這場仗拖得太久,把國家都要拖垮了。
如果不能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徹底把奧斯曼帝國打敗,波蘭就得直接給拖死了。
俄國不是個好的盟友,可是波蘭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果然俄國加盟后都還沒出手對付奧斯曼帝國,就要先跟波蘭簽訂協議,要把之前波蘭蠶食的國土還回來。
不然他們就要退出,不繼續幫著攻打奧斯曼帝國。
這讓波蘭國王氣死了,什么都沒做就先要好處,不愧是俄國
波蘭國王只能先穩住俄國,提交了協議,讓議會那邊慢慢審核。
另外他讓俄國參戰,不進來的話,議會那邊永遠不會同意那份協議。
俄國原本就想意思意思,如今知道不能惹怒波蘭,就只好捏著鼻子,帶著一部分士兵進入戰場。
奧斯曼帝國原本也是強弩之弓了,俄國的加入猶如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讓這場長久的戰爭終于走到了結束的時候。
趁著波蘭虛弱的時候,俄國趁機大軍壓境,逼迫他們立刻同意協議,不然就要用強硬的手段讓波蘭點頭了。
波蘭根本毫無選擇,但是這時候正巧俄國也遭遇了罕見的寒流天氣,溫度驟然降低,凍死人無數。
就連養著的羊群很多都被凍死了,更別提是其它牲畜和農作物。
俄國不得不退兵,波蘭國王只覺得天助他也。
最有趣的是,這些年俄國人幾乎都養羊了,種地的人很少。
這次突然受災,地里的糧食凍死了,國庫的糧食根本扛不住,俄國只能跟別國買糧食。
沙皇首先問的是康熙,后者只說已經給法蘭西送過一次,倉庫里沒有余糧了。
這話也不假,畢竟糧食是有數的,多一點勻出去還好,不可能全部送出去。
俄國這邊踢了鐵板,只能問歐洲各國。
法蘭西不用說,他們剛被大清接濟,自己剛緊巴巴夠,不可能支援俄國。
英吉利如今還沒恢復元氣,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其他國家大部分也養羊了,種地的都少,國庫也剛剛好沒有很多,根本不可能勻出來接濟俄國。
俄國沒辦法,最后打了漠北蒙古的主意。
之前的蒙古族被分裂成漠北、漠南和漠西三部,后來漠南和漠西都歸屬到大清來了。
只有漠北一支不愿意歸順,還時不時犯境,讓大清歷代帝王十分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