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藥材作為藥膳也行,直接加上其他藥材一起煎服也可以,作用非常顯著。
就是這東西不太好找,在后世的時候也因為過于稀少,瀕臨絕種,于是成為牢底坐穿草,也就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金線蘭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尤其樹木旁邊生長,海拔還要高,不怎么好找到。
康熙一想,倒是記得這味藥材來“朕記得太醫院那邊的庫房里有這么一味藥。”
對皇家來說,金線蘭再難找,也不可能在太醫院找不到的藥材,除非是不存在的藥材了。
康熙的記性不錯,之前又對藥理很感興趣,對太醫院的藥房甚至比有些御醫還要熟悉。
他吩咐李德全去太醫院那邊,很快就取回來一小盒曬干的金線蘭。
金線蘭就跟它的名字一樣,葉子肥大,然后有交錯的金線在上面。它曬干后也能入藥,還更好保存一點。
康熙在回信里寫了這種藥草的用法,另外附上藥方,能夠直接煎服,也能跟雞肉和兔肉等等一起燉湯來喝,相當滋補,還是溫補,對波蘭國王這樣病久了的人正是合適。
他們兩人畢竟素未蒙面,波蘭國王不相信也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康熙覺得波蘭國王的性子不錯,足夠爽快,兩人書信來往也有幾年了,相處得十分愉快,也愿意給他一個治療的建議。
波蘭國王接不接受是一回事,用過后對不對癥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在信箋里寫的癥狀并不多,用上金線蘭只是康熙和顧凝宸的推斷。
反正金線蘭這東西吃不壞人,體虛之人很是適合用。
像波蘭國王這樣久病的,自然體虛,用一用后哪怕不能徹底病好,也起碼能讓身子骨好一些。
把信箋寄出去,康熙就沒管這事了,專心把聽診器的代理權一個個國家分出去。
顧凝宸卻因為金線蘭,想到了法蘭西的一味很有名的藥,那就是金雞霜納了。
這是用金雞樹的樹皮磨成粉做的藥,是治熱病用的,尤其是瘧疾的特效藥。
她仿佛記得法蘭西會把這藥送過來,就是因為康熙得了瘧疾,然后御醫們束手無策。
也不知道康熙究竟怎么得瘧疾的,又是什么時候會得,很難防范得了,就要先把藥物準備好。
要出什么事的時候,隨時就能用藥。
不然從法蘭西再要藥物過來,還得海商送,沒一個月半個月根本就送不過來,康熙未必能支撐那么久的時間。
要金雞霜納也不必通過法蘭西,這金雞樹原產在南美洲的秘魯,然后被送去東南亞種植,在印尼是最多的。
在熱帶才能種,只要派人去印尼找就行了。
只要把樹苗帶回來,就能在南邊種起來。
另外從印尼買來樹皮一半放在庫房,一半磨成粉做藥備用,也能放置很長的時間。
等需要的時候,就能立刻拿來用了。
康熙也不知道顧凝宸從哪里看到東南亞的國家有一種神奇的樹,樹皮剝下來能做藥。
不過他從來不會對顧凝宸說不,于是就派人讓海商帶回來幾箱,然后送去太醫院那邊。
御醫查驗后,金雞樹皮磨成粉后確實能治療熱癥,不過只能前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