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既決定立顧凝宸為后,自然在早朝的時候跟大臣們宣布此事。
當面反對的大臣自然是沒有的,其他人紛紛出列,高喊皇上英明。
這些大臣包括了跟拖爾弼關系好的王談,只緊跟皇上腳步的李天馥等等。
有些人心里不太贊同,卻也不敢當著康熙的面上說出來。
他們深知這時候跟康熙唱反調,下場都不會太好。
當面說出來,簡直是不想活了
一直沒被重用的索額圖聽說此事,驚得把手里的茶盞都摔掉了。
他連夜把兒子從沿海的拍賣會叫了回來,如今格爾芬通過好幾年的努力,已經從副手成為了拍賣行的負責人。
因為拍賣行十分忙碌的關系,他很少回京來。
格爾芬也感激康熙的仁慈,沒有因為索額圖的關系就撤掉了自己在拍賣會的差事,反而繼續重用。
所以他十分努力,就怕唯一的差事沒做好,最后什么都沒有了。
以前格爾芬以為有索額圖這個父親在,以后必然衣食無憂,就沒有什么好苦惱的。
當初去拍賣行辦差,也是因為他想要離開家里,去外邊的世界看看。
果然離開是對的,格爾芬才知道曾經的自己猶如井底之蛙。
出去之后,他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壓根不會跟索額圖那樣只盯著赫舍里氏的利益。
為了能讓赫舍里氏更顯赫,手里的權力更大,索額圖算是彈精力竭,最后又得到什么了呢
只要康熙一句話,索額圖就什么都沒有了,只能跟普通老頭一樣呆在家里含飴弄孫,還不如一開始就兢兢業業為皇上辦差好了。
看格里芬如今努力之后,掌著一家拍賣行,每天忙碌卻充實,還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拍賣品,感覺人生沒白活。
他也看得出康熙是個公私分明的人,索額圖的罪過早該殺頭甚至抄家或者誅九族了。
但是看在索額圖之前的功勞,康熙還是饒過了他的性命,甚至除了赫舍里氏沾過手的族人被撤職之外,其他人只要沒有參與進來,就不會受影響。
格里芬很感激康熙,不然他可能就要跟索額圖一樣關在家里,哪里都不敢去,惶惶然過完下半輩子。
哪里像如今這樣,他掌著一家拍賣行,多少銀錢從自己這邊過手,又能認識不少西洋貴族,從他們嘴里聽著對大清的崇拜和羨慕,格里芬也感覺特別驕傲。
被索額圖寫信叫回來,格里芬心里隱隱有預感。
畢竟他在拍賣行,最不差的就是消息了,尤其自己一直關注京城這邊的動態,就怕索額圖哪天想不開又摻和到哪里去,那么赫舍里氏余下的人只怕要沒活路了。
格里芬不想自己努力好幾年的事業要毀在索額圖的手里,也派人盯著索額圖,送信來之前,他就已經猜測到阿瑪會說什么。
果不其然,等他回府,索額圖就帶著兒子去了密室詳談“你該知道皇上打算立后,就是那位受寵多年的定貴妃。”
見格里芬點頭,卻沒有接話,索額圖就皺眉道“知道你不贊同我之前的做法,只是這次定貴妃成為皇后,她膝下還有六阿哥在,很可能會威脅到太子殿下的地位。”
不管出于他是太子的叔公,還是因為赫舍里氏要靠太子來振興,都絕不能讓人動搖太子之位
格里芬無奈勸說道“阿瑪,皇上既然沒打算廢太子,那么太子之位就絕不會被動搖。再說了,那位貴妃娘娘是什么性子,滿朝都知道。她除了對格物感興趣之外,對其他都不大起心思。”
就看定貴妃的娘家,她壓根就沒提拔過誰,更沒有讓人在朝廷中居于高位。
哪怕定貴妃的阿瑪被康熙提拔為一等公,也沒參與到更多朝政當中。
只有康熙需要的時候,他才會去辦差,辦完后就回去掌著內務府的事,更沒有借著功勞大就大肆斂財或者跟朝廷重臣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