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既要建著公主府,另外如今又要建大阿哥的府邸,工部尚書是忙得腳不沾地。
他按照規制反復檢查過圖紙,沒問題才送過來。
至于選址,工部尚書也挑了幾個地方,不過康熙都不太滿意。
不是覺得地方太小了,就是不夠方正。
拖拖拉拉了半個月,最后康熙才在西直門跟前圈了一塊地方。
工部尚書一看,這塊地方明顯超過了阿哥的規制。
果然康熙打算在建造府邸之前,先給兒子們封爵。
大阿哥被封為直親王,三阿哥是誠親王,四阿哥是雍親王,五阿哥是恒親王,六阿哥是履親王。
康熙一口氣把幾個兒子都封了王,就要按照順序給兒子們在宮外安排王府了。
大阿哥最年長,自然先從他開始。
等府邸建成后,大阿哥成親就剛剛好。
接著是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年紀更小,倒是更加不著急了。
封王之后,年長的阿哥就要開始踏入朝堂,給康熙幫忙了。
大阿哥被送去了兵部,太子則去了戶部。
三阿哥去了刑部,四阿哥則是安排去了工部。
康熙按照幾個阿哥的性子來安排,大阿哥喜武,去兵部很快就跟兵部的人打成一片。
太子則去了大清的錢袋子戶部,看看這些年戶部究竟怎么算賬,進項和支出又如何。
太子的算數還不錯,在戶部很快也適應了起來。
王談領著太子第一件事,就是把最近兩年的賬本讓太子過目,再把最近一年的賬目審核一遍。
為此戶部侍郎十分不解,這可是太子啊,戶部尚書居然讓太子干活了
王談覺得太子進戶部就是來學習的,不親自上手審核這些賬本,只簡單看看就算了,哪里明白這些賬本要怎么算怎么看,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
不然以后太子真登基了,壓根不清楚這些賬本需要多長時間考核,賬本里又包括了什么。
列表上什么應該有,什么不應該有,什么支出不妥當,壓根不知道,以后不就要被臣子給忽悠了嗎
以后當戶部尚書的人未必會是王談,他這是想手把手讓太子更深入了解戶部的運作了。
對此太子心知肚明,二話不說就接過了差事,開始審核賬本。
康熙知道后,對顧凝宸說道“王談這人不錯,要保成進了戶部被區別對待,就供著什么都不干,那他去戶部就沒有意義了。”
阿哥們不會固定在一個部門,過個一年半載就會換。
不在最短的時間了解這個部門,等于他們是白去一趟了。
顧凝宸覺得王談倒是很上道,沒有戰戰兢兢的,生怕累著太子,反而當做是剛進戶部歷練的新人,直接就派了任務。
不過太子到底不會是新人,以后還可能是他的頂頭上司,王談的做法其實還是相當謹慎了。
把賬本交給太子去核算,算是最輕省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