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拔牙,弘暉捂著臉頰,一臉驚恐的神色。
顧凝宸好笑道“弘暉別怕,用上麻藥就一點都不疼了。”
如今的麻醉藥發展已經相當不錯了,最早發明全身麻醉藥的自然是名醫扁鵲了,發明的麻沸散在很長時間救下不少人的性命,也避免了更大的痛苦。
其實在扁鵲之前,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使用針刺來治療頭疼、牙疼、胃疼等等,刺穴位來鎮痛。
之后神農本草經里還收錄了鎮痛和麻醉的藥物,就有烏頭、附子、椒等物。
在扁鵲之后,唐朝的時候用的是大草烏泡酒。
等到宋朝,用的就是洋金花,也就是如今所說的曼陀羅花作為麻醉藥物了。
曼陀羅花有麻醉的效果,但是在用量上要極為小心,用過量一些就很容易讓人處于假死的狀態。
據說曾有貪官為了逃避刑罰,就服下洋金花制造假死的樣子,然后金蟬脫殼逃了出去。
可見當初洋金花的作用已經廣為人知,用的人也不少了。
到元朝的時候,用的是草烏散。
用的也是唐朝發現的草烏,不過沒有唐朝那樣簡單粗暴用來泡酒,而是添加了木鱉子、紫金皮、白芷、半夏、烏藥、川芎等藥材,麻醉效果更好一些。
到清朝的時候,麻藥的發展就更為具體和細致了,有內服的,也有外用的。有全身麻醉,也有局部麻醉。
串雅內編一書里提到的“換皮麻藥”,就是內服的麻藥。
服后如同睡熟一般,據說能達到“任人刀割,不疼不癢”的程度。
甚至還有催醒的藥劑,這樣手術后病人就不會一直昏迷不醒,讓對方慢慢蘇醒后,才好開始后續的治療,實在體貼至極。
所以弘暉這個牙疼,用上麻藥后確實沒太大的疼痛感覺。
就是拔牙方面讓人發愁,讓弘暉自個拔,不說害怕,就是力氣也不夠。
讓其他人來拔的話,誰來拔牙
康熙親自動手是不可能的,四阿哥和四福晉互相看了一眼,四阿哥就道“讓我來,福晉抱著弘暉就好。”
老御醫給弘暉在蛀牙附近的牙齦都上了麻藥,弘暉感覺牙疼漸漸開始消失。
因為怕他疼,老御醫上的麻藥有點多,弘暉連舌頭都感覺逐漸麻了,要動不起來。
他只能張大嘴,讓老御醫在蛀牙上纏上線,另一頭拿在四阿哥手上。
弘暉閉上眼,還以為要很久,哪里知道剛閉眼的功夫,四阿哥就道“好了。”
他只覺得牙齦有點感覺,伸手一摸,蛀牙居然就拔掉了
四阿哥用了巧勁,乳牙長得不結實,轉眼就拔掉了。
弘暉沒什么感覺,也不疼,摸著臉頰松了一口氣。
他原本以為會很疼,還怕自己會疼得哭出來丟臉,如今就還好了。
只是弘暉嗚嗚不能說話,讓四阿哥一愣。
顧凝宸就示意老御醫給弘暉上湯藥,含在嘴里,麻醉藥就一點點失效。
弘暉的舌頭慢慢恢復了感覺,牙齦上的一點疼也開始漸漸回來了。
老御醫交代最近的忌口,不能吃太硬的東西,要早晚清潔牙齒,不然可能下回又要牙疼了。
乳牙還能換,換牙后有蛀牙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