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一起,趙光義微微一愣,想著神跡之前對自己的捧殺,他兒子這泰山封禪不會也如此吧
秦殿
聽神跡提到泰山封禪,嬴政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他也封過禪。
能在泰山祭祀封禪的全都是功績大的君主。
泰山封禪則是帝王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為帝是上天的旨意。
歷史上封禪的皇帝僅有六個。
第一位便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嬴政,正是因為秦始皇嬴政第一個封禪泰山,才讓泰山身價爆長。
樂瑤先解釋一下泰山封禪的重要性,然后小小的盤點一下泰山封禪的帝王。
第二位是漢武帝劉徹,一個把匈奴打趴下的帝王。
第三位是位面之君漢光帝劉秀。
第四位唐高宗李治。
第五位是可惜明太長的唐玄宗李隆基。
第六位就是宋真宗趙恒
嬴政聽著去過泰山封禪的帝王,并讓記錄的官吏把帝王的名字記下。
已知后朝有隋明,如今又多了漢宋唐。
嬴政心道,難不成大秦未有百年
宋殿。
前面幾位皇帝趙匡胤都知曉,特別是前兩位,的確有泰山封禪的功績。
后面幾位帝王,有的短命有的晚年昏庸,但不能否認他們的確是有功績在身。
能和這幾個皇帝相比,趙恒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畢竟是自己看中的孩子。
趙匡胤對自己的識人的眼光還是很有自信的。
他爹趙光義或許不行,但是趙恒的品行絕對沒有問題。
聽到自己日后會是宋朝皇帝,趙恒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全然忘了他屁股底下坐的是他爹
咱們先說說宋真宗泰山封禪的前因后果。
話說,自打宋太宗雍熙北伐失敗后,再不敢和遼刀戎相見,宋太宗轉為文治天下,戰事對遼的政策也由進攻變成了防守。
但是北宋如此退讓,卻讓遼軍得寸進尺,時不時的就南下搶奪,讓住在邊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可一味退讓并沒帶來和平,公元1004年,遼國的蕭太后帶著遼國君王親自征兵南下。
遂州被攻破,定州亦然,并俘虜了宋朝的將領,宋真宗得知消息后,心中惶恐不安,怕遼軍直接打到皇都。
君亂則臣亂,文官能口誅天下,但是戰場卻不殺敵。
于是朝堂之上展開劇烈的討論,該如何保護官家,文臣們各抒己見,最終提出,遷都
打不過就跑這可是自宋太宗以來優良傳統,只不過這次不是宋太宗一個人跑,而是大家一起跑呀
“混蛋”趙匡胤死的直接把桌子拍成兩半,這就是高俸祿養出的庸官
此時的宋真宗為難,是遷都升州好,還是遷都益州好呢
啊
只聽趙恒一聲慘叫,他也挨了趙匡胤一腳。
“看你生的窩囊廢”趙匡胤指著趙光義鼻子罵。
正在宋真宗猶豫的時候,宰相寇準發話,他反對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