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孽障,你放開我”趙光義狂甩大腿,無奈趙恒抱的那個緊,和狗皮膏藥似的,根本甩不掉,“爹你救救我呀”
趙光義自己都自身難保了,他有點想念那頭神驢。
“你放開我呀”趙光義急的臉的都紅了。
只見趙匡胤手持劍,劍雖為出鞘,周身的殺氣加上帝王之氣,卻已把趙光義嚇的半死。
“你們兩個孽障”趙匡胤劍指他們二人,劍出鞘,冷兵器的碰撞聲直戳趙光義和趙恒的心口窩。
趙匡美還是第一次見他兄長如此氣惱,眼看趙匡胤這架勢是真要送趙光義爺倆去西天。
“皇兄。”趙匡美開口,“刀下留人呀。”
“皇叔”趙恒眼淚汪汪的看向趙匡美,關鍵時候還是他叔靠譜呀,比親爹靠譜多了呀,他爹就想跑,要不是自己抱的緊,他爹怕要就跑了。
“皇弟”趙光義也眼淚汪汪,同樣是兄弟,看看趙匡美這個弟弟,再看看趙匡胤這個當哥的,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皇兄,你前面有黃袍加身,后面再親手弄死這兩孽障,那些史官文臣該怎么寫你呀。”趙匡美替趙匡胤著想,“不若給他們安排個造反的名頭,名正言順的殺呀”
趙光義我的好弟弟
趙恒我的好叔叔
趙匡胤自然知道,不若這般他早就送二人去西天了。
別看趙匡胤武將出身,但是心思卻縝密,從黃袍加身和杯酒釋兵權就能看出,此次持劍,實在是讓趙光義父子二人氣的破防了。
趙匡胤沒有動手,趙德昭卻上前,“大宋罪人”他大吼一聲,隨即抬手給了趙義光一個大嘴巴。
打的那叫一個響亮
趙光義屁股被他哥打麻了,腿被他兒子抱麻了,臉被他侄子扇麻了,整個人都麻了
打完趙光義,趙德昭又狠狠給了趙恒幾個大嘴巴,“泰山封禪,你怎么有臉泰山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
咋們繼續說宋真宗怎么有臉去泰山封禪,實際上正是因為沒臉他才去泰山。
壇淵之盟,宋以區區三十萬為代價換來了邊境和平,宋真宗本來挺高興的,還封賞了功臣寇準。
畢竟,沒有宰相寇準,宋真宗怕早就遷都了。
此時,宋真宗和寇準的君臣關系是相當和諧。
“還知道封功臣,沒過河拆橋,難得難得。”趙匡美開口諷刺,在他看來他這個侄子人品不大行,不對,確切的說是趙光義這一脈都不大行。
秦殿。
聽神跡強調宋真宗和宰相寇準的關系和諧,嬴政道,“后世昏君怕是要聽讒言廢忠臣。”
嬴政邊道邊用竹刀刻字,他正在研究神跡之前所訴科舉之策。
秦作為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局勢與后世不同,嬴政想制定出符合當下大秦之策的科舉制度,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自打神跡出現后,嬴政基本是以殿為家,神跡出現之時就帶眾臣看神跡,擇后世之良策,避后世之昏政。
神跡不出現時,嬴政帶領眾臣制定各種新政,并研究神跡所述的一字一句。
眼看嬴政和眾臣子的黑眼圈越來越深,特別是正在制定統一文字的李斯。
今個已經是他熬的第三個大夜,好在神跡所述的昏君讓人提神醒腦。
就那高粱河戰神便把李斯氣的血脈噴張。
明成祖朱棣那也差不多,神跡出現便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基和臣子看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