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現在就和他斷絕關系么,倒不是怕被蔡京連累,而是覺的惡心無比。
想著日后蔡這個姓被他玷污如此,蔡卞就想替蔡家先祖把蔡京提出族譜
“官家,臣冤枉,臣絕對不會干出如此勾當”蔡京大喊冤枉,“定是臣的弟弟真有問題,他誣陷我呀,官家”
蔡卞
你可做個人吧
蔡京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一副被奸人陷害的模樣。
未來之事都沒有發生,宋哲宗不能如此對待他呀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還不給人改正的機會么,暴君
“堵住嘴。”宋哲宗下令,他不想聽奸臣任何解釋,臟了耳朵。
跪在地上被堵住嘴的蔡京看著同樣倒在地上捂著襠的端王趙佶。
兩人對視一眼,剎那間擦住共鳴的火花。
此時二人想法出奇一致。
昏君害我呀
奸臣害我呀
舉幾個蔡京奢侈的例子。
據說他喜歡吃鵪鶉羹,鵪鶉羹是用鵪鶉舌頭做的,想想多少只鵪鶉才夠一碗羹。
因為喜歡吃,蔡京府上有專業的廚子團隊,每道工序都由專人負責,和面的只和面,切絲的只切絲,搟皮的只搟皮,怕是皇宮用膳也沒蔡京奢侈。
“他也不怕死后變成鵪鶉”宋神宗氣惱,“愛吃的沒一個好東西。”
美食家蘇軾
哎呀呀。
“蘇軾,你哎呀呀什么,朕又沒說你。”宋神宗氣呼呼的對蘇軾道。
“你那是饞,和他不一樣。”宋神宗又加了一句。
“我很饞嗎”蘇軾問他弟,吃是一種樂趣。
蘇轍正好就這個機會勸勸他哥,“哥,你得節制,不能什么都吃,萬一吃的不合適,有性命之憂該如何呀。”
“吃如何能有性命之憂,弟弟多想了。”蘇軾不以為然。
“多想什么,就你上次吃河豚。”宋神宗道。
“官家,這事您也知道”蘇軾撓撓頭。
“該說誰人不知。”蘇轍嘆氣。
蘇軾
眾人皆知河豚有毒,但是鮮美,蘇軾一次約張懷民他們去吃河豚。
要知道河豚處理不好吃了可會死人的。
河豚上桌后,蘇軾第一個動筷。
看蘇軾大快朵頤的樣子,張懷民他們也跟著下筷,不愧是河豚呀,果真鮮美。
幾人把河豚吃的干干凈凈,而后蘇軾放下了筷子,道,“如此美味的河豚,就是死也值得了,哈哈哈哈哈”
張懷民
眾友人
因為這事,蘇軾再約友人吃飯,都沒人去
宋哲宗,大殿
“鵪鶉的舌頭。”宋哲宗上下打量著蔡京,一副要拔了蔡京舌頭的模樣。
嚇的蔡京渾身發顫,再沒往日游走于官場上的淡定自若。
“諂媚的官員,舌頭的確留著沒用。”宋哲宗說這話的時候看的是眾臣,不是蔡京。
殿中的一片死寂,安靜的讓樂瑤的聲音都產生了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