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宋殿。
“跑了,他跑了,真是昏君的套路都一樣呀,哈哈哈哈。”宋神宗被氣的哈哈大笑。
當年的楊廣不就逃避現實去了江都,這個畜生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禪讓皇位,成了太上皇,厲害,真厲害。
蘇軾安慰宋神宗,“官家,好歹是換了個皇帝。”
蘇軾看事總是比較樂觀。
宋神宗想想也是,好歹是換了個皇帝,怎么都比這個混賬慫蛋玩意強吧。
說不定還能力挽狂瀾。
宋太祖,宋殿。
“朕不生氣,這畜生不值當朕生氣。”趙匡胤自我安慰自己,“朕半分都不氣。”
“皇兄,換皇帝了,說不定下個就力挽狂瀾。”趙匡美道,按照定律,這種臨危受命的帝王該有作為才是。
“你說的沒錯。”趙匡胤心平氣和的坐下,繼續聽神跡。
宋徽宗怎么一跑,宋欽宗硬著頭皮登基了,確切的說是被逼著登基的。
登基后,宋欽宗改國號,靖康,響徹古今的靖康
恢宏的音樂又響起了。
趙匡胤和宋神宗眾人起了一身雞皮,有種特別不好的預感,什么叫做響徹古今的“靖康”
宋欽宗趙桓上臺后,第一反應就是想遷都,他父皇都跑了,自己也跟著跑得了。
但是太常少卿李綱勸下,他道,太上皇把江山交于官家,官家就如此棄之,定會被后人所恥。
再說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但是主和派如浪子宰相李邦彥主張逃。
說他是浪子宰相,是因為他毫無建樹,但是長相俊美,愛好蹴鞠,特別喜歡寫小黃詩么,被宋徽宗青睞。
“神跡所說的官員,都記下來。”宋哲宗道,秋后算賬。
李邦彥主張以宋軍之力,定守不住城池,而李綱則主張可以。
宋欽宗拿不準主意,覺的說的都有道理。
李邦彥不服,他問誰能守住城池
李綱道,宰相該去鼓舞士氣。
李邦彥氣惱,你怎么不去
李綱道,若官家不嫌棄,他可以出征
李綱臨危受命,抵擋大金來襲
但是宋欽宗又后悔了,他還覺得跟著他爹跑才是對的,自己就當了幾天皇帝,憑什么要收拾這個爛攤子,跑帶著宰相他們一起跑
“爹慫慫一窩呀,朕在期待什么呀王八他能生出老鷹么,啊啊啊啊啊”宋神宗氣的。
王安石一看不好,趕緊宣太醫進來,而門口的兩個太醫正被氣的給自己扎針呢
趙匡胤那么終是忍不住了,“這小王八犢子”
“把趙光義的尸首挖出來,朕打死他的老祖宗”
太醫趕緊上前,“官家身體要緊,切勿動怒。”
可惜宋欽宗的逃跑行為被李綱及時制止了。
怕攔不住宋欽宗,李綱直接問護送宋欽宗的禁軍,你們是要棄自己的妻兒護送官家南下,還是留下來守衛城池
禁軍們自然回應留下,如此宋欽宗沒有辦法,總不能自己跑。
宋欽宗只好留下,但是他做好兩手準備,正如當年的宋真宗一樣,一邊應戰,一邊派人找金軍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