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接著一個高帽帶上,趙構覺的自己便是天選之子,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
趙構仰望天幕,等著聽天幕說的豐功偉績,看他趙構是如何涅火重生
因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擄走,百姓雖死守汴梁城成功,但終不是長久之計,國不能一日無君,于是趙構被推舉為帝。
雖然后宮嬪妃和百姓都安然無恙,但是皇帝和太上皇被羞辱至此,于北宋來還是靖康恥。
不過對趙構來說則是他們活該
此刻,還在金營帳的雪鄉二圣還茍活著,完顏宗望留著他們狗命,花這么多代價抓回來的,怎能讓他們死了
活是活著,但卻生不如死。
白天要勞作,晚上還得伺候好金兵。
不知金兵從哪里聽說中原有個新鮮玩意,叫做“龍陽之癖”,龍不就是指宋欽宗和宋徽宗,中原的皇帝不都是龍么
講真,雖是男子,但這細皮嫩肉的,比他們女真的女子還要嫩不少,試試也不是不可。
這一試
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地獄模式來了。
一向茍活的宋徽宗頭一次想到自殺,但是金軍如何會讓他死呢
既是軍中的樂子,又是對北宋的談判籌碼,起碼再下一次議和前,這二人誰都不能死
趙構,宋徽宗的第九子,也就是當年第一次開封保衛戰,被送去做人質的王爺。
后被金人所放,說來也是機緣巧合,趙構被扣為人質之時,宋欽宗派人偷襲金軍。
金軍一想,大宋的親王在他們手上,大宋如何敢偷襲答案只有一個,這王爺是假的于是趙構被放了。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趙構在軍中英勇無比,金兵見他都怕的繞道走,如此英勇,金軍斷定他定不是真的王爺,于是放他走了。
宋神宗一聽,感嘆道,“這趙構命還挺苦的,難不成是個好皇帝”
宋神宗有點不確認,畢竟神跡中間還穿插了他的好大兒,趙熙
聽神跡說起這,趙構的眼角濕潤了,當年他在金做人質時受了多少委屈啊,宋欽宗那個王八蛋半點不顧及自己的性命。
半夜偷襲,這是要他死啊。
活該他遭報應
雪鄉二圣,他就死在金國吧
他,趙構,絕對不會把宋欽宗接回來,骨灰都給他揚了
聽神跡又說他英勇,趙構挺起了腰桿,這神跡怎么什么都知道。
但是,結合趙構日后的行為,主播覺得第二種說法純粹是往他臉上貼金。
樂瑤無情吐槽,趙構他也配英勇二字呸呸呸
趙構
這句話,他當沒聽見。
趙構被放回來后,靖康元年,宋欽宗派趙構去和大金議和,吃了一次虧,他還會吃第二次么
答案是必然的,趙構走到一半,竟然往回走。
不久之后便發生了靖康之難,趙構沒有返回汴梁城,而是派了大將宗澤去支援汴京,他繼續一路南下。
趙構這一路可謂收獲頗豐,打著康王的名頭,得了不少兵將,可他卻沒支援大將宗澤的意思。
此時正在駐守汴京的大將宗澤看向天幕,其實他也不需要什么支援,汴梁城的老百姓死守汴梁城。
等著自己帶兵支援的時候,金軍已經熬不去打算撤軍。
不過,若能多些人馬,宗澤相信他能讓金軍折損兵力,讓這群蠻夷不敢再犯大宋
可惜遲遲沒等來援兵,宗澤不明白,康王,不對,該說是官家,到底為何不援軍。
原本以為是手下無人,如今看來是有兵不派。
“總要留存實力,對付蠻夷金人。”趙構道,他在為自己辯解。
事實上,他壓根就沒打算保住汴梁城,他可不想跟金軍硬碰硬。
俗話說的好,打不過還跑不過么
宋哲宗,宋殿。
“這廝是在公報私仇吧”趙似心直口快。
宋哲宗想的比趙似更深些,這個趙構看上去貪生怕死,可聽神跡所述,他一路都在招兵買馬增加自己的實力,怕是早就覬覦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