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劉備滿心只剩下復仇,即便荊州大敗,蜀漢需要修養,但劉備還是以舉國之力,伐吳
他說若自己不能為兄弟報仇,他還要江山有什么用,這一次,諸葛亮沒有勸劉備,他知道也勸服不了劉備。
但是東上伐吳的夷陵之戰卻大敗,陸遜火燒連營,徹底燒了劉備的光復漢室的桃園夢。
伐吳失敗,蜀漢國力大傷,特別夷陵之戰讓蜀國損失了許多將才,如馬良張南等人。
如此蜀國人才斷崖,也為蜀漢日后亡國埋下了種子。
劉備往后退了幾步,癱坐在地上。
敗了,他終究還是敗了。
不過他不會后悔,若在來一次,他還會伐吳
223年,劉備在悲憤交加中去世,到死他也沒有完成自己光復漢室之愿。
劉備臨死托孤,讓蜀國的重任交給諸葛亮,將光復漢室的接力棒交給了諸葛亮。
劉備道,他知諸葛亮才能高于曹丕不知十倍,定能安國,若是阿斗可以就扶持,若是不可,就讓諸葛亮自己稱帝。
諸葛亮沒想到劉備如此信任自己,遇此主公,他諸葛孔明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爹,我覺得先生定可以,他肯定比我厲害,不若你現在就把太子之位傳給先生,我日后就尊稱先生為兄長”
說罷,劉阿斗朝著諸葛亮行禮,“哥哥”
頭一次,諸葛亮僵在原地,不知如何開口。
“胡鬧”劉備呵斥劉阿斗,若他和諸葛先生是兄弟,那自己和諸葛先生又算什么關系。
劉備托付對了人,諸葛亮臨危受命,接下了劉備手中的爛攤子,開始扶持幼主劉阿斗,劉阿斗稱諸葛亮為相父。
諸葛亮不愧是一代明相,只用了四年時間門,實行新政,休養生息,讓蜀漢恢復繁榮。
當然,其中離不開阿斗的支持,之前說過,阿斗最大的好處就是聽話,諸葛亮說什么他便聽什么。
相父做什么都是對的,若諸葛亮一直輔佐,劉阿斗說不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諸葛亮一直沒忘劉備的遺愿,他也時時刻刻提醒劉阿斗要光復漢室227年,諸葛亮親自出征北伐,怕阿斗怠慢朝政,諸葛亮書寫了出師表勸諫。
他向阿斗說劉備的當年不易,以及當下三國之況,推舉賢良,又表自己定不負蜀漢
有人說蜀漢有諸葛亮如此人才,是蜀漢的榮幸。
同樣,也是這樣的蜀漢成就了諸葛亮。
只有在劉備手下的諸葛才是諸葛孔明。
“先生。”劉備激動的又紅了眼眶,他何德何能,得此良相
蜀漢值得,諸葛孔明也值得。
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234年,諸葛亮隨著那桃園路,去找他的主公劉備了。
“先生死了,我怎么辦。”劉阿斗慌了,爹爹死了,二叔三叔死了,如今連諸葛先生也死了,就剩下他自己這個棒槌了。
六神無主的阿斗過來抱住劉備,“爹,我不行,我真不行,你換人吧。”
“先生。”劉備沒聽阿斗的話,滿心都是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
“為季漢,值得”諸葛亮道。
“為季漢值得”趙云他們一起喊道。
劉備又情不自禁的哭了起來,他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好在諸葛亮去世之前已為劉阿斗選好良臣,諸葛亮多希望少主公能獨擋一面,可惜他看不到
劉阿斗聽此,鼻子一下酸了,先生真好,為自己早做打算。
若沒先生在側,自己可怎么辦。
劉阿斗于諸葛亮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厚,一生中只殺過兩次的人的劉阿斗,第一次殺人是因為諸葛亮死后,臣子李藐對諸葛亮出言不遜,劉阿斗直接下旨殺死。
誰都不準說他相父
諸葛亮又感動一把,“臣定當好好扶持幼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隨后諸葛亮眼神更加堅定的看向劉阿斗。
阿斗蹲下了,他的壓力真的很大,想到一屋子的親人日后都一個個離自己而去,巨大的不安全感襲來。
他這種人,努力真的有用么
可他真的不會治國之策,平庸的普通人到底如何在亂世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