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神跡倒什么都知。”曹操道,他的確說過此話,但還有下一句,“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就是罵劉表的兒子蠢鈍如豬。
雖不得曹操信任,但司馬懿卻很得曹丕信任。
正是曹丕為帝期間,司馬懿開始接觸兵權,司馬懿第二次伐吳,他把司馬懿當做“蕭何,雖是留守后方,但終是進了圈子,也助長他的野心。
曹操:此次伐吳,誰勝誰敗。
樂瑤見粉絲問,于是就多講幾句題外話。
曹丕第二次伐吳,孫權聽大將徐盛之策,做假的城池,以圍欄和葦席圍之,做障眼法,這就是疑城之計。
曹丕一看如此城池,竟真被騙住,感嘆道孫權手下有才能,于是退軍。
曹操看向曹丕,曹丕瞬間低頭,不敢直視曹操,他怕從他家爹爹眼中看見廢物二字。
而東吳那邊,孫權聽曹家小兒竟被假籬笆嚇的撤退,哈哈大笑起來。
“曹操這兒子不行呀。”孫權得意,同時大贊徐盛之才,他定會重用。
“魯將軍,你為何還皺眉”孫權只要一看魯肅,魯肅就皺眉。
如何,把曹丕嚇的大敗而逃,不該高興
“如今神跡所述,該計再不能用。”魯肅感嘆。
魯肅的話給孫權澆了一盆涼水,讓他煩躁的抓了抓頭。
但是曹丕不甘心,又第次伐吳。
“他怎又伐我,如何不伐蜀”孫權不愿意了,“難不成他覺的蜀國比我強盛”
曹丕伐吳自然有原因,誰讓孫權向曹稱臣后又言而無信,不但不稱臣了,再次和蜀結盟,在蜀魏之間反復橫跳。
孫權:第次,他敗了還是敗了
226年,曹丕的第次伐吳也以失敗告終,第次伐吳曹丕已經是強弩之末,同年曹丕去世,臨終前將司馬懿等人作為托孤大臣。
曹丕一愣,他還能著神跡講自己大展宏圖之策,如何,如何就死了
魏國的第位皇帝曹叡登基,此時的司馬懿已經能稱的上開國元老了,熬死了曹操還有曹丕,迎來了第位皇帝。
只是此次的司馬懿手中的權利還不大,軍權仍舊把握在曹家人手上,中軍大將軍曹真、政東大將軍曹休、還有鎮軍大將軍陳群。
聽是自己看中的孫子曹叡為帝,曹操眼中帶著欣慰,他這孫子自幼聰慧,乃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曹操一直把曹叡帶在身邊教導,有此圣孫,曹家可福澤代。
雖然兒子不行,但是孫子行。
要說曹丕于司馬懿還是留了心眼,雖讓他為輔臣,但排名最末,論資歷他高不過陳群,論軍功他又沒絲毫軍功,但架不住司馬懿的命好。
首先第一死的是大將曹休,228年,魏國戰無不勝的將軍曹休,竟然在石亭之戰中竟然被東吳大軍大財,曹休損失萬人馬,在賈逵的幫助下才得以逃出。
差點全軍覆沒,曹休接受不了自己竟然被吳國打敗,怒火攻心,活活被氣死。
又是東吳的一場勝利
但是孫權卻高興不起來,什么叫做竟然被吳國打敗竟然兩字聽起來相當刺耳。
第二個死的是大將曹真,230年他南下伐蜀,但是路上接連下了一個月的大雨,無奈只能退軍,次年月,曹真病死。
劉備他們聽到魏國伐蜀,打起十二分精神聽著,不想還沒開始就結束。
這魏國的國運,似乎不怎么好。
234年,能用之人都死,于是司馬懿上位,曹叡率兵親征伐吳,而司馬懿則與北上伐魏的諸葛亮對陣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