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會反。”劉備道。
諸葛亮點頭,關羽也點頭。
劉阿斗
不明白,還是不明白,但是劉阿斗又不好意思問。
但是曹爽為什么不反呢,明明司馬懿手上的牌沒有比他好多少。
曹爽手上的可是皇帝,司馬懿手上的不過是皇太后,再大也大不過皇帝。
曹爽掌握兵權這么多年,司馬懿手上是剛掌握的禁軍,這么看也是曹爽比司馬懿厲害。
可為何曹爽還是投降不打了呢
劉阿斗求知若渴的眼神,為什么,為什么呀
劉阿斗恨不得貼到神跡跟前,求知欲特別高漲。
首先,曹爽以什么名義反呢,司馬懿只是以太后之令把天子迎回去,名正言順,曹爽反抗,出師無名。
再者,曹爽就是個戰五渣,根本沒什么軍師才能,伐蜀的時候被打成那樣。
但司馬懿就不同,他的確有才能在身,硬打,曹爽真不一定打的過他,且之前曹爽過于張狂,把人都得罪的差不多,當下能調動多少人還真不一定。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司馬懿洛水之誓,絕對不會害了曹爽性命,只是罷了曹爽手里的權利罷了。
聽到此處,劉阿斗又想到自己那個樂不思蜀,估計當時魏國也是這樣保證,所以他才投降的
不過將軍投降能和皇帝投降一樣么,自己投降直接滅國了。
經過這三年,劉阿斗多多少少體會到了他爹和叔叔們的執念,也理解了為何自己說樂不思蜀的時候他爹會如此氣惱。
咱們先說說什么是洛水之誓,提到洛水就想到洛神,相傳洛神是伏羲氏的女兒,因喜愛洛陽之美景,于是下凡到洛陽,化為洛水之神。
當年曹植成名作便是洛神賦。
所以司馬懿以洛水為誓,就相當于向神發誓。
他以自己半輩子的名譽以及司馬家族的名譽發誓,定不會為難曹爽,且還有大臣蔣濟書信勸說曹爽。
曹爽一看,司馬懿都洛水為誓了,還有蔣濟做擔保,因此同意投降。
劉阿斗點點頭,原來這樣,難怪了,那可是洛水。
三國是有英雄氣的朝代,講的就是一個義字,兄弟間的忠肝義膽,君臣間的忠義都是義字當天。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道不同不相為謀,換主公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你投降了,我招攬,講的就是一個“誓”
可司馬懿卻偏偏打破了三國的英雄氣,他把曹爽騙回京都后,并沒按之前所說只罷免官位還給予榮華。
而是滅了曹爽滿門,司馬懿要斬草除根,覺不給自己留下一絲隱患,可見其狠毒。
司馬懿是斬草除根了,但是洛水卻被他給搞臭了。
劉備皺眉,“如此背信棄義之人,竟得曹魏天下。”
“這樣的天下”劉備開始為天下百姓擔憂。
“這個司馬懿他還要臉么”劉阿斗大驚,處在蜀國,人人都講信義,這樣的人劉阿斗真是聞所未聞。
東吳。
“曹魏真是人才輩出,大魏忠臣,大魏忠臣。”孫權感嘆,然后看向吳臣,“這樣的忠臣,咱們大吳出一個,孤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