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根本就守不住,浪費國力罷了。
聽神跡處處向著李世民,李建成不服氣,一千里不算遠那什么才算遠。
李建成的心聲不知怎么飄到了天幕上,還帶著他的名字。
這下唐朝眾臣都知李建成如何想的。
魏征看向他家太子的心聲,直接握緊了拳頭。
想他魏征空有滿腔報效朝堂的熱情,卻總遇不到明主。
千里馬常在,伯樂不常在。
魏征一聲嘆息,他這嘆氣聲可是不小,起碼周圍的同僚都聽見了。
他們從未見過刺頭魏大人如此喪氣。
要說魏征這一路也是挺傳奇的,先是跟著李密,可惜,魏征獻計,但是李密不用。
后來李密不聽魏征之言,大敗,李密投靠了李淵,后來竇建德率軍攻打相州,活捉了魏征,竇建德覺的魏征有才,重用魏征。
魏征以為得伯樂,但是因為他太耿直,竇建德后來也不怎么聽他的。
隨后竇建德敗,魏征再次入唐,這次拜在了太子李建成門下。
大唐的太子,總不會錯吧
魏征滿心要輔佐李建成,作為謀臣做出一番成就,萬沒想到太子竟然如此德行。
此時的魏征終于失望了。
“臣請辭。”魏征上前,行吧,他不干了,回村種地。
李建成臉色一變,自己如此看重魏征,他竟然在此時請辭,什么意思
“太子洗馬何意”李淵問。
李淵敢問,魏征自然敢答,“臣以為割地突厥,乃是昏策,助長突厥之利,非國家之利。”
同僚聽魏征說的如此直白,心道,不愧是你呀。
“你”李淵被魏征之言一下氣紅了臉,這和指著鼻子罵自己是昏君有何兩樣。
“來人,竇建德的余黨一并拉下去”李淵下旨。
“魏征可不是俺的余黨。”竇建德道,“現在不都是你們大唐的人如何,投靠了也不算”
竇建德真覺的李淵德不配位,什么玩意。
雖然自己任用魏征的時候也不愛聽他說話,但起碼沒和李淵這樣,不愛才就罷了,竟還找理由弄死賢良。
竇建德嘆息,愈發為李世民感覺不值,在前線拼死拼活的有何用,最后不都被這個昏君給敗了。
“投臣不能殺。”李世民站了出來,“父皇,您若殺了魏征,日后誰還敢降唐”
魏征看向李世民,內心好似被什么擊中一般,倒不是因為李世民給自己求情,而是魏征在李世民身上看到明君之風。
“且魏征說的不錯,大唐本就不該割地,您為何要割地”李世民質問李淵。
“對呀,為啥”竇建德跟著問。
竇建德忽然感覺自己這趟沒白來。
剛剛分析了河套的位置,咱們再來一起嘮嘮,五原就真的守不住么
原來五原由通守張長遜駐守,迫于形勢,他依附突厥,等著李淵晉陽起兵后,他立馬攜武都、五原等郡歸附李淵。
張長遜此人為唐朝的統一大業做出不少貢獻,當年就是他化解了梁師都他們聯突厥抗唐的計謀。
如此可見張長遜的能力。
在殿上的張長遜沒想到神跡竟然會夸贊他這樣的小人物,他何德何能。
提到五原被割讓給突厥,張長遜心里也難受的很,當年自己投靠突厥乃為無奈之舉,晉陽起義后他立馬投靠李唐,萬萬沒想到,繞了一圈,五原之地還是讓匈奴得了去。
如此有能力的張長遜,只要李淵重用,給他派兵,五原怎么守不住
說白了,李淵壓根不信張長遜。
好像除了關隴集團的那些貴族親信,李淵信的人不多,等等,也不能說完全不信,誰誰誰一說哪個人不忠,李淵立馬就信。
李淵張了張嘴,卻不知該怎么反駁,只道一句,“神跡為何誤會朕至此啊。”
張長遜也是個識時務的,他覺察出李淵對自己的不信任,于是自行請命入長安。
等著張長遜回了長安,五原那馬上就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