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美。”趙匡胤叫趙匡美。
“皇兄”趙匡美一轉頭,趙匡胤終于干了件他一直想干的事,堵住了趙匡美的嘴。
“你好生聽著神跡所述,明日給朕提出一份折子,如何改變大宋民生。”趙匡胤道。
趙匡美
趙匡胤不能讓趙匡美光嘴炮,嘴炮完了,得干實事。
眼見自家弟弟的臉拉跨下去,趙匡胤心里高興了。
塑料兄弟情
跑題了,又跑題了,咱們繼續說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整頓官場。
首先是冗官問題,沒錯,和大宋一樣,大唐也存在冗官問題。
趙匡胤一看神跡提到冗官問題,眼神馬上一亮,“匡美,記下來,好好記下來,看看人家怎么解決的。”
趙匡美手里捧著紙筆,感覺從嘴炮瞬間變成了小可憐。
要不說你哥永遠是你哥呢。
“三叔,你就當自己是監察官,行駛督促之責,日后的手稿可出一本書,千古流傳。”趙德芳道。
論畫大餅,趙德芳可是專業的。
果真,趙匡美一聽,收起了臉上苦哈哈的表情。
“哥,我記下來,你可得改。”趙匡美道,“我說的不好聽,哥你不許打我。”
“你還知你說的不好聽,要打,方才就已經把你打死。”趙匡胤佯裝生氣。
雖然趙匡美的嘴炮扎心,但不得不承認,說的都是事實。
咱們先說說唐朝為何會冗官呢明明唐朝建立也沒有多久,不像大宋冗官是一步一積累的。
這就要從唐高祖李淵說起。
當年李淵晉陽起兵,自然需要眾人支持,如何激發起他們的熱情,當然是封官嘉賞。
后定都長安后,李淵為了收買人心,繼續封官嘉賞,反正只要跟著李淵,就能當官,也不管你有沒有什么能力。
開國之初,這政策不算昏庸,畢竟打天下的時候,總得給人好處才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李淵:神跡他夸我了,哈哈哈哈
李淵的心聲發到彈幕上,他也不覺尷尬,反正他都太上皇帝了。
但是開國之后,李淵這個政策的弊端和矛盾就顯示出來了。
李淵扶著額頭,他想回宮,他不想聽了,他都當太上皇了,為什么還得聽這些,心情瞬間不美好。
放一組數據,隋朝的時候人口有八百多萬戶,但由于隋煬帝的折騰,到了大唐這剩下不過二百萬戶。
在人口銳減的情況下,唐朝的官員卻比隋朝多。
一個夸張的說法,大唐十個人里,就有九個人當官。
而李淵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應對冗官呢李淵把官分虛實,都是功臣,誰的官是虛誰的官是實呢,此策沒有解決唐朝的冗官,反而帶來更大的矛盾。
李淵嘆氣,他就是想一碗水端平,可總是端不平,大臣大臣這樣,兒子兒子也如此。
他真的是太難了。
其二,李淵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對親近之人無原則的好,比如裴寂。
這點在封官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有的沒啥功勞卻封大官,有的功勞甚大卻給了個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