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繼續說回李承乾,從李承乾的名字大家就可看出李世民對他的期望,承繼大業,總領乾坤。
從小李世民就對李承乾嚴格要求,并且把身邊的能臣都派去指導李承乾,咱們來盤點一下督導太子李承乾的有哪些能臣。
第一位,秦府的十八學士之一的陸德明,唐朝大儒,訓詁學家,善言玄理。
第二位,秦府的十八學士之一的孔穎達,不但學識淵博,還敢于進諫。
第三位,秦府的十八學士之一的于志寧,晉陽起兵跟隨李世民,直言進諫。
第四位,杜正倫。
關于第四位,咱們插一個小故事。
也是巧了,樂瑤點名的這幾位今日全部在場,除了第四位杜正倫外,其余三位正擔輔佐教導李承乾之職。
作為大唐忠臣,他們無愧于心,對于輔導皇長子他們盡心盡責,雖皇嫡子未封太子,但他們都以未來國君的標準來輔佐李承乾。
龍生龍,鳳生鳳,他們陛下的兒子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杜正倫聽神跡要單獨講他的故事,他何德何能,日后他定要好好輔佐太子,方對得起神跡提點。
因為玄武門之變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績,關于李世民是否改歷史一直有爭議。
其中就有一個有關于李世民和杜正倫的小故事。
貞觀二年628年,杜正倫負責記載起居注,就是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問道,是不是他說的每句話都要記錄,若言辭不當怕是對百姓造成影響,如此讓他都不敢多說話。
杜正倫說當然要記,陛下既然自己說話的影響,該謹言慎行。
這故事被流傳下來,也被作為李世民改史的依據,有人認為李世民干嘛問,是不是提醒史官不該記的不記。
杜正倫先為李世民喊冤,“臣對天發誓,陛下所言句句屬實。”
因為杜正倫敢于直言,因此被李世民看重,讓他任太子左庶子,并囑咐他道,太子年紀小又有足疾,怕他走歪路信小人,要時刻勸諫,若是不聽,就告訴自己。
杜正倫也不枉李世民信任,對太子李承乾時時勸諫,但是太子總不聽。
無奈之下杜正倫就告訴太子,是你爹讓我管你,你得聽話,如此太子就更不聽了。
不但不聽,杜正倫此話還加劇了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的矛盾。
杜正倫的一腔熱血一下被澆滅了
怎么回事,太子為何不聽,明明太子聰慧謙遜,難道是自己的德行讓太子不服
而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注意力全在神跡說的足疾上。
李世民足疾
這還是李世民的心聲第一次出現的彈幕上。
李承乾低頭看自己的腳,心底一沉。而李泰聽李承乾患有足疾,心里咯噔一下,目光隨著看向他兄長的腳,若他兄長足疾嚴重如此,那自己
這個出處于舊唐書上,“承乾足疾,行甚艱難。”1
但這個足疾應該不是天生的,對李承乾足疾這件事也有很多說法。
有說是李承乾自己摔的,有說是李承乾貞觀五年631年還有貞觀七年兩場大病導致。
還有人說是李家的家族病,主播覺的這個比較靠譜。
畢竟長孫皇后也早去世,斃于貞觀十年636年,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
像李世民,晚年也受疾病困擾,據說最后病急亂投醫,還讓方士做丹藥,要知道李世民向來不信求丹問佛,對秦始皇、漢武帝二人行為嗤之以鼻。
但最后李世民也如此,看來定是病入膏肓,算起來,唐太宗李世民的壽命也不算長,死的時候才五十一歲,想劉邦登基的時候已經五十四,還當了那么多年的皇帝。
樂瑤這一番話可謂在唐朝投了一顆深水炸彈般。
“上天有何事就沖著我李世民一人來,為何要連累我的妻兒。”李世民捂著心口,語氣悲切。
宋
“皇兄,那咱們趙家是不是也有家族病。”趙匡美剛說完,“不對,就你我二人短命,趙光義那個王八蛋”
說到這個趙匡美又頓住了,他好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趙廣義那個王八蛋,會不會不是趙家親生的
李世民的心聲再次以彈幕的形式到了直播間上。
但是被直播間翻譯了一下,呈現在樂瑤面前的話是,“李世民玄武門造孽,才得如此報應。”
這點樂瑤十分不贊同。
這個報應不報應沒有關系,若李世民這樣的明君上天都要報應,那其他的皇帝不是要天打雷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