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眼巴巴的看向李世民,那委屈的老眼睛似乎在說,“兒呀,他欺負你的老父親。”
然而李世民無視,他同意神跡的觀點,若自己多一些兄弟,唐朝必走漢朝老路。
唐朝雖然沒有分封制,但是后期的節度使其實也和異姓諸侯王差不多,導致大唐走下坡路。
節度使
李世民表情嚴肅起來,他的確設有節度使一職,不過并沒有什么實權。
說白了如今的節度使不過是李世民的傳話工具罷了,屬于朝堂上一個很尷尬的存在。
日后如何會成為危害大唐的“異姓諸侯”
大殿的氣壓低沉,李世民如臨大敵。
今日神跡過后,李世民準備上晚朝,和眾臣詳談節度使一事。
秦殿。
此刻的秦始皇嬴政也是從未有過的嚴肅,事關秦之國祚。
之前他一直主張中央集權,就是不想重蹈覆轍,用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鮮少嘆氣嬴政竟然輕嘆一口氣
集權,若有叛亂,孤立無援,容易被推翻。
分封,則諸侯割據混戰,好不容易統一的王朝將再次分裂。
進難,退亦難。
秦始皇選擇了前者,大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但嬴政沒想到,秦二世而亡,他再次看向扶蘇。
這次扶蘇沒有像之前那般跪下認錯,若認錯有用,秦就能不亡么改錯才能破局。
扶蘇用筆刀刻下了郡縣和分封,此刻他終于體會到自家父皇的難處。
胡亥在一旁幸災樂禍,等著扶蘇被罵,可這次沒如他所愿,嬴政和扶蘇只是對視一眼,并沒有說什么。
到了宋朝,倒是吸取了唐朝和漢朝的教訓,沒有什么異姓王爺,趙氏子孫沒有加封的,還撤了將軍的兵權。
內患是沒了,但大宋的脊梁也沒了,處處受外族打壓,只能送銀子。
趙匡美嘆氣,“怎么又有咱們。”
他算發現了,不論是表揚盛世還是罵昏君,他們宋朝都有份。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宋。”趙匡美不但說,他還寫下來了。
趙匡胤
而唐太宗李世民聽再次被提起的大宋,有些好奇,這個自斷臂膀的王朝到底發生了什么
所以,到了明朝,吸取了前朝所有的經驗,朱元璋還是采用了分封制。
但是明朝的分封制有其特殊性,和其他朝代的又不一樣。
首先,朱元璋的出身就和其他皇帝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真是開局一個碗,他的開局難度可比劉邦高的多。
要是劉邦算小康人家,朱元璋真是一清二白的百姓底層。
當過和尚,要過飯,再到投義軍、稱王,滅元朝、開辟大明王朝。
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樂瑤放出一個動畫,一個小和尚從畫面走出起來,笑呵呵的端著碗。
然后成為了將軍,最后小和尚成為了皇帝
他頭上幾個大字,“咱把蠻夷趕走啦”
明明是如此可愛的畫面,卻戳中朱元璋的心窩,讓他眼眶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