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外患的情況下,唐代宗李豫能把內政治理到如此地步,已經算很不錯了。
路人甲其實唐朝后期的皇帝都不錯,不知為何大家都覺的唐朝后期是昏君。
粉絲路人甲發言,他都很少看到歷史區的講后唐的事情,好像大家都默認唐朝后期的皇帝都是昏君。
公元773年,昭義軍節度使薛嵩突然病逝,隨后由他的弟弟薛崿擔任了新的昭義軍節度使。
同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又大張旗鼓地給反賊安祿山、史思明建立祠堂。
如此行徑,等同于直接挑釁唐代宗李豫的威信。
“豈有此理”李適又被氣道了,“這個田承嗣竟敢公然挑釁父皇殺了這個逆賊”
面對田承嗣如此行徑,唐代宗李豫雖然氣惱,但最后還是忍了。
“父皇,你如何忍的了”李適都破了嗓,他知道他家父皇仁厚,但忍到這種程度已然不是仁厚而是慫吧
唐太宗,唐殿
“竟然忍了。”李泰感嘆道,“大唐到底是羸弱到什么地步。”
李泰并沒有責怪李豫慫,而是感嘆后朝大唐羸弱。
“二哥,若你面臨的是安史之亂后的大唐,你會如何”李治好奇的問。
李泰仔細想了想,隨后嘆了一聲氣,“反正不當皇帝便是。”
李泰的答案是無解,他認為李豫做的已經不錯了,若換成自己不一定比他做的好。
殿下眾臣聽到后世大唐竟然如此屈辱,一個個痛心疾首。
眾臣開始從神跡所述中分析大唐落敗的原因,他們既為大唐臣子就要為大唐逆天改命。
唐代宗李豫如此也是無可奈何,此時吐蕃突襲大唐,郭子儀等人正率兵對抗吐蕃。
朝堂再無多余的力量去應付藩鎮,唐代宗李豫只能忍了。
唐代宗李豫不想動武,只能派人勸說田承嗣拆了祠堂。
節度使田承嗣得寸進尺,拆祠堂可以,但是必須讓朝堂加封自己為宰相。
“這佞臣”李適氣的渾身顫抖,雖然他體諒自家父皇的苦衷,但是對方著實欺人太甚。
不是還有那么多節度使聽朝堂調遣么,打怎么不打他
唐代宗李豫沒有辦法,只能加封田承嗣為同平章事,并冊封他為封雁門郡王。
不
但如此,唐代宗還把公主下嫁給田承嗣的兒子,和田承嗣結親。
李適已經不知該怎么說他家父皇,竟然忍氣吞聲到如此地步。
“父皇,兒臣不明白,您為何如此慫”李適直接質問李豫,若還成他自己,傾盡國力也要打死他。
李豫不語,他之前一直認為只要隱忍就能維持平衡,等著朝堂有了實力后,后代子孫再除藩鎮之患。
如今李豫卻覺的自己錯了,大錯特錯,這些隱患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反而會成為大患。
“是朕錯了。”李豫道。
李適聽他家父皇直接承認自己的錯誤,一時間倒不知該說什么。
但是唐代宗李豫如此優待田承嗣并沒有換回他的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