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聽神跡開始講述自己登基之后的事,整個人忽然緊張起來。
不過方才神跡說過,唐朝后面的皇帝都不錯,應該也包括自己吧
作為嫡長子的李適,看過大唐的繁華,亦經歷過安史之亂。
因此李適一直有一顆光復大唐的心,他對節度使厭惡至極。
若他登基,絕不會對節度使聽之任之
李適特別看不慣他家父皇軟弱的政策,對那些不聽朝堂指令的節度使就該殺雞儆猴,打擊到底
這次咱們從唐德宗李適重用的大臣,一起來看看唐德宗李適的政策變化。
唐德宗李適登基后,先加封大將郭子儀被為中書令,但同時免去了郭子儀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職務。
還是老套路,明升暗降,奪了郭子儀的軍權。
聽到大將郭子儀再次被罷免,李豫不知該說什么,好的不學學壞的,自家兒子倒是把自己的“小心眼”學的淋漓盡致。
“郭子儀是可用之才,他對咱們大唐忠心不二。”李豫對李適道,“等之后為父和你說說郭子儀之功。”
李豫太怕李適重蹈覆轍,他想等著神跡消失后和李適仔細講講大將郭子儀的功勞。
若是能好好重用郭子儀,能避免很多麻煩。
趙匡美:這是老李家的傳統么,有事大將郭子儀,沒事閑人郭子儀。
趙匡美覺得郭子儀真的太能隱忍了,若換成其他節度使早就造反了。
這么一想,大唐后期也不是沒有能臣只是被帝王猜忌罷了。
隨后唐德宗李適又貶黜了大臣崔祐甫,把他貶為河南少尹。
咱們一起來看看崔祐甫被罷免的經過,罷免風波的兩位主人公分別為宰相常袞和崔祐甫。
宰相常袞是唐代宗一手提拔的寒門宰相,唐代宗李豫死后,常袞念唐代宗李豫的提拔之恩,想按照禮制進行喪禮。
而唐代宗李豫駕崩前曾留有遺誥,一切從簡,只發喪三日即可,因此崔祐甫反對按照禮制發喪。
常袞和崔祐甫二人因此喪禮之事發生沖突,身為宰相的常袞直接上書彈劾崔祐甫,要求把崔祐甫貶為潮州刺史。
但是唐德宗李適覺得處罰太重,于是把崔祐甫貶為河南少尹。
天幕中出現唐德宗李適的卡通形象,只見他指著大臣崔祐甫,頭上兩個大字,“你走”
但是宰相常袞此舉卻犯了個錯誤,按理說謫崔祐甫的詔令需要所有宰相簽字,但是常袞卻代替了中書令德郭子儀和朱泚簽字走流程。
郭子儀和朱泚覺得為了此事不至于將崔祐甫罷免,于是上書。
唐德宗李適認為宰相常袞欺君罔上,于是將袞貶為潮州刺史,而崔祐甫則被召回,繼續當宰相。
李豫再次看向李適,眼神變的深邃起來。
之前李豫一直覺的李適沖動,方才神跡所述仿佛也是沖動之舉,但
是細細想來卻是暗藏玄機。
“宰相常袞違背朝綱,應罷免。”李適道,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李豫沒有說話,繼續聽神跡所述。
宋
“唐德宗李適前后的反差真的大。”趙匡美感嘆,“前期真是說一不二,眼睛不揉一點沙子的雄主。”
“太子,你如何認為。”趙匡胤問趙德芳。
和秦始皇嬴政一樣,趙匡胤也十分注重培養太子趙德芳。
“兒臣倒覺的唐德宗此舉不是意氣用事的沖動之舉。”趙德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