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劉晏對大唐的功勞眾人皆知,當了這么多年的太子李適難不成一點不知,他就昏庸到如此地步么
既然昏庸,那么唐德宗李適為何還大力支持楊炎日后的“兩稅法”呢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樂瑤分析史料,總覺的劉晏之死太過突兀,甚至史書上都沒提審訊之事。
好似唐德宗李適特別著急讓劉晏死一樣。
武周
“三郎,你如何看。”武則天問李隆基。
如今離著神跡出現過去三年,李隆基已經十歲,武則天立李隆基為皇太孫。
雖然李隆基晚年昏庸,但是從目前的子孫后代來看,李隆基的確是最適合當皇帝的人選。
這三年,武則天完全按照培養帝王的標準來培養李隆基。
武則天最擔心的就是李隆基飄,因此除了培養李隆基外,武則天同時加封太平為鎮國公主。
有權利制衡李隆基,才不會讓他發飄。
李隆基:什么兩稅法
李隆基沒有急于回答武則天提出的問題而是求問神跡什么是兩稅法。
唐朝之前一直實行的是租庸調制。
所謂租庸調制度,是以人頭為基準收稅。
但是隨著土地兼并,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土地,交不起稅的他們只能逃亡成流民。
兩稅法則是戶為戶為單位收稅,且以貧富分等征稅,土地越多交稅越多,一年收兩次稅。
并且交稅必須要交銀子,不能以糧食布匹代替。
兩稅法的實施充盈了唐朝的國庫,但同時也觸及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
可以說要沒有唐德宗李適的支持,兩稅法很難實施。
蜀
阿斗沒有想到這個楊炎也是個有本事的大臣,但是再有本事也不該陷害同僚。
李隆基:劉晏可否支持兩稅法
李隆基再次提問,沒想到他的心聲又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天幕上。
這個史書上并沒有提及,但是掌管賦稅官吏卻是集體反對。
這些官吏很多都是劉晏的門生,若是按照這個邏輯推斷,劉晏應該也是反對的。
路人甲:所以劉晏之死是唐德宗李適為了實行新的經濟政策。
路人甲還第一次聽到這種觀點,其實之前他也很納悶,賢臣劉晏怎就因為一兩人的誣告就被賜死。
若是從政策的角度來看,劉晏之死好似成了必然。
唐代宗,唐殿
“為了新政便殺能臣。”李豫看向李適,“作為皇帝果斷并沒錯,但是半分退路不給自己留”李豫再次嘆氣。
“你當真覺得你做的決定不會錯”李豫問李適。
李適沒說話,起碼就目前而言,他做的決策都沒錯,想要實行新政就必然有殺戮。
從這幾個官員的任用,咱們可以看出唐德宗李適的果斷和狠厲。
一旦被他厭惡的臣子,下場就是死。
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他對節度使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