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此戰對那些小的藩鎮起了很大的震懾作用。
天幕中出現小藩鎮的卡通形象,他們頭上幾個大字,“朝堂這么強”
提一嘴,此戰宰相杜黃裳功勞不淺,但是因為他這個人不拘小節,不怎么會察言觀色,最后被貶。
宰相杜黃裳自己不拘小節么
眾臣一聽,不由點頭,看來眾人都知道宰相杜黃裳的性子,就他不知道。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陛下在殿上如此夸贊他,他就和個石頭一樣聽著呀,哪怕謙遜一下說說都是陛下英明之類的話。
唐憲宗李純看宰相杜黃裳不自知的樣子,一時不知說他什么好。
但是神跡既然說了,那唐憲宗李純也不好罷免宰相杜黃裳,要不然顯的他自己沒啥心胸。
宰相杜黃裳被罷免后,接任他的是戶部侍郎武元衡和翰林學士李吉甫。
這兩人和宰相杜黃裳的理念一樣,都贊同打擊藩鎮。
眾臣看向被神跡點名的武元衡和李吉甫,心中不由羨慕起來,如今朝堂上下都是支持削藩的大臣,但神跡這么一提,升遷的必然是他們二人。
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朝堂第二個削藩對象,鎮海節度使李锜。
聽到第二個對象是鎮海節度使李锜,唐憲宗李純不由一個楞,要知道李锜可是唐李唐宗室,在唐憲宗李純的心里他是最不會造反的一個。
鎮海節度使李锜可是正八經的李唐宗室,是李神通的子孫,而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
要說朝堂可是待李锜不薄,鎮海藩鎮就是咱們如今的江浙一帶,在古代可是
富得流油的地方,朝堂的賦稅就指望著這里。
而李锜不僅在這里擔任節度使44,并且還兼鹽鐵史,這個職位有多重要咱就不再說了。
由此可見朝堂對李锜是多么的好。
阿斗:對他這么好還造反,什么腦子。
阿斗聽李锜這條件,真不知他為什么要造反,如何,想當皇帝
起因便是西川大捷,此次西川大捷讓眾多藩鎮看到了朝堂的實力,也看到了唐憲宗要削藩的決心。
因此部分節度使為了自保,紛紛請命入朝,李锜也加入了他們。
但是李锜也不是真的想入朝,他只是隨大流而已,畢竟其他藩鎮都上書自己不上不好。
他斷定唐憲宗李純是不會讓他入朝的,畢竟他可是李唐宗室。
但是宰相李吉甫卻看出了李純的造反之心,李純麾下可是有大軍,一個藩鎮又有錢又有權必定會對朝堂造成威脅。
因此在宰相李吉甫的建議下,唐憲宗李純同意讓李锜入朝。
這下李锜可是傻了眼,他萬萬沒想到唐憲宗李純來真格的。
唐代宗
“這小子真聽勸。”李誦感嘆,他覺得聽勸是好事,太宗不就很聽勸么。
“聽忠臣勸是好事,但身邊是佞臣。”李豫有些擔憂。
李適點點頭,他也擔憂,“這小子會不會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就和神跡所述的我一樣”
畢竟是自己的子孫,李適擔心李純飄起來。
聽自家父王和皇爺爺這么一說,李誦也有點擔憂,畢竟他們老李家祖傳的飄
李豫李適和李誦同時嘆了一口氣。
李锜自然不想入朝,于是開始找各種理由,一會是找理由說要接任他業務的手下王澹需要交接,一會又說自己病了不能舟車勞頓。
李锜如此反復無常,唐憲宗李純又召集眾臣討論應該怎么辦,宰相武元衡的態度十分堅決,堅決不能對李锜妥協。
對李锜的妥協就是對節度使的妥協
宰相武元衡此言正合了唐憲宗李純的心意,因此他再派使者督促李锜。
而李锜那邊,竟然縱容親兵殺了王澹,并以此為理由繼續不入朝。
朝堂沒有妥協,再次催促,沒想到李锜直接反了,唐憲宗李純則直接奪了李锜所有的官職封號,并立馬派兵討伐他。
雖然知道自己討伐成功,但是唐憲宗李純還是很激動。
但是還不等朝堂動手,浙西內部自己先動亂了,李锜手下的大將們根本不想跟著他造反。
于是李锜被他的手下直接拿下,送到長安來認罪了。
如此朝堂不廢一兵一卒就又平定了一個藩鎮,不過這僅僅是開始而已。
于唐朝來說最大的威脅還是河北藩鎮,唐憲宗李適在等一個機會,劍指河北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