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李純不住皺起眉頭,他下定決心,絕對不會讓宦官亂政,還有不能讓那個敗家子當皇帝
但是選哪個兒子作為太子呢唐憲宗李純糾結了,他把目光放在孫子上,或許,立個皇太孫不錯
雖然如此有背禮法,但若有神跡一切便不同,這是神跡選定的繼承人。
唐憲宗李純開始期待李昂的表現,他覺的自己這個孫子不錯。
唐文宗的計劃進行的還算順利,隨后唐文宗李昂又將與王守澄有矛盾的左神策軍使賜死,但隨即又換上了與他矛盾更大的宦官仇士良。
李純聽到唐文宗李昂的對策,不住點頭,眼中都是贊賞。
如此一步步瓦解宦官之權,乃是明智之舉。
此時的形勢對官宦王守澄不利,朝堂的眾臣都換成了皇帝的人,左神策軍又不和他一條心。
到了唐文宗收網的機會,他不把宦官王守澄明升暗降,奪走了他手上所有兵權,最后宦官王守澄死在家中。
殺了一個王守澄自然是不夠的,唐文宗李昂決定斬草除根,他要殺了神策軍里所以得宦官。
秦
公子扶蘇不由得皺起眉頭,他覺的唐文宗李昂太過魯莽。
宦官已經掌管宮中禁軍兵權如此之久,何況剛提拔的左神策軍也是宦官,應該先瓦解或者分裂他們,而不是直接硬碰硬。
于是唐文宗李昂采納了大臣李訓的建議,以宮中有“甘露”的吉兆為理由,讓掌管左右神策軍的宦官去后宮尋找甘露。
實際上埋伏了士兵要直接殺了這些宦官,畢竟是手握兵權的官宦,宦官仇士良直接發生了兵變。
仇士良帶幾千名神策軍,對著朝臣大開殺戒,宰相李訓等人還有埋伏的士兵全部被殺死,史稱“甘露之變”
唐憲宗李純的臉色煞白,他沒想到這些宦官竟然膽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秦
秦始皇嬴政聽到唐朝后期的宦官之亂,不由得想起神跡之前提及秦二世而亡也有宦官的功勞在里面。
雖然秦朝的宦官和后朝的宦官性質不一樣,但都是宦官。
這次政變后,唐文宗李昂雖然沒有被殺死,但是徹底徹底喪失了皇權,成了宦官仇士良的傀儡。
好在有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上書要清君側,仇士良才歸還了部分皇權給唐文宗,但實際上唐文宗還是受宦官監控。
最后他郁郁而終,本來唐文宗是要讓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會對自己下手,畢竟自己如此對他的父皇。
于是他擁護唐文宗的弟弟李炎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擁立新君的功勞。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歷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為何,直播間前的眾帝王聽到唐武宗這個謚號,第一反應是這個皇帝應該不錯。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雖然被抹黑,但是仍舊是個有志向的帝王。
唐
唐憲宗李純長嘆一口氣,本來他以為自己這個孫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二個孫子唐武宗如何雖然謚號有個武字,但是他上一個孫子謚號還有個“文”字,他能和漢文帝比么
李純算是發現了,他們唐朝后期皇帝的謚號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還有自己這個憲宗
接下來咱們著重講一下唐武宗,滅佛二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