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德宗時期,因為困藩之策,唐德宗拉攏南詔來孤立吐蕃,既然是拉攏唐朝自然是要付出真金白銀。
每年南詔國派到大唐來交流學習的南詔子弟的所有費用都是由唐朝所出。
因此在唐德宗之后的幾十年里,大唐和南詔國的關系還不錯。
但等唐宣宗李忱登基后,南詔國與唐朝的關系開始惡化,公元850年,唐宣宗開始大幅削減對南詔的賞賜,如此引起了南詔國的不滿,南詔國開始不給唐朝進貢,并且召回了所有在唐朝的留學生。
唐代宗
對于這種上貢的外交政策,唐代宗也不好說李忱做錯了什么,只是他有銀子大肆的建寺廟,有銀子擴招官員
唐代宗李豫嘆了一口氣,自己也沒資格說他,畢竟若不是神跡出現,自己恐怕還會任由藩鎮發現下去。
如今唐代宗李豫平定了藩鎮,但是大唐經歷了安史之亂后,百廢待興,極其需要休養生息。
眼看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接下來興盛大唐的重擔就落在唐德宗李適的身上。
唐代宗李豫還是決定把皇位傳給李適,他相信經過神跡的提點,唐德宗不至于再犯糊涂。
但是唐懿宗李漼似乎并不知道唐朝和南詔國關系已經僵化如此,唐宣宗駕崩后,按照慣例那些附屬國應該來唐朝吊唁。
南詔國自然不來,唐懿宗李漼聽此大怒,于是他決定不對南詔國新上任的國王冊封,也就是不承認這位國王。
唐懿宗李漼以為南詔國的新國王世隆會低頭,沒想到人家直接稱帝,且大舉進攻大唐。
交趾城淪陷,安南牢牢掌控在南詔國手中,一直到公元864年,公元864年,唐懿宗李漼聽從宰相夏侯孜的建議,任命高駢為安南都護來收復安南,這是繼王式又一位猛將
在他的帶領下,唐朝收復了安南
唐太宗,殿
“唐懿宗李漼這小子不會開始昏庸了吧。”李泰嘀咕一嘴,按照他們老李家的傳統,除了他爹太宗外,其他皇帝總會在干出點業績后開始發癲。
但是唐懿宗李漼本身是個沒有野心的皇帝,唐朝攻下安南后,他竟然要求不準再對南詔進攻,不要惹是生非。
隨后他便又開始游玩享樂,并且他還十分信佛,大把大把的花銀子,根本無心朝政與勤勉的唐宣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好日子沒有多久,在桂州防守的士兵又反了,原因是他們已經在邊境守衛了六年,原本朝堂答應讓他們守衛三年而已。
唐懿宗李漼只顧玩樂,還哪里記得這樣的小事,這本來是一場小造反,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有八百士兵發的起義,但是此時的大唐不得民心,從之前的裘甫起義便能看出。
聽到民心二字,直播間前的帝王都沉默了,民心二字神跡已經提過多次。
隨后徐州、光州、蔡州、兗州等地紛紛
投靠造反的龐勛,根據資治通鑒記載,父親督促兒子,妻子督促丈夫紛紛加入造反大軍,可見此時唐朝百姓和朝堂離心何等程度。
隨后龐勛繼續攻克城池,直到公元868年十一月,唐懿宗李漼終于從各藩鎮湊夠了大軍開始處理叛亂。
唐代宗,唐
“我算是明白為何李忱那兔崽子被稱為小太宗,果真有個好兒子。”李適無奈,雖然李漼的確是給李忱背了鍋,但是他的確也不是一個明君。
在后人看來,還沒有爆發戰亂的唐宣宗執政時期,表面上是那么美好。
不過唐朝的轉機來了,雖然龐勛越打越勇,同時也開始自負起來,竟然尋歡作樂。
公元869年四月,龐勛正式建立政權,封自己為大會明王。
可惜他這個王并沒有當多久,唐君最后擊敗了龐勛,龐勛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