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衛青的身邊則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
衛青一眼認出了那位少年正是自己的外甥霍去病。
漢武帝一看衛青的眼神便知衛青認識這位少年,“衛青,這少年是何人。”
“回陛下,這少年正是臣的外甥,霍去病。”衛青道。
聽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漢武帝劉徹想起這個小子來,當初他的名字還是自己給起的。
漢武帝劉徹覺的衛子夫一家就是自己的福星,對自己的命格。
此時漢武帝劉徹已經下定決心要立衛子夫為皇后。
這次漢武帝劉徹任命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為驃姚校尉,隨著舅舅衛青一起出征匈奴。
此次漠南之戰是漢朝和匈奴本部第一次正面交鋒,和之前幾次戰役相比,此戰算的上曲折。
聽到曲折二字,漢武帝劉徹的表情嚴肅起來,雖然他喜歡勝利的喜悅,但是他更重視失敗的經驗,如此才能避開失敗。
漢武帝劉徹迫切的想知道此戰到底有多曲折。
咱們先來看看此次出征的陣容,大將衛青仍舊是總指揮。
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左將軍公孫賀、后將軍李廣、中將軍公孫熬、強弩將軍李沮。
其中中將軍公孫熬和強弩將軍李沮直屬大將衛青。
并且從西域回來的張騫也參與到了此次大戰中,他被任命為校尉,也是直屬于大將衛青麾下。
總兵力共十萬大軍。
公孫賀他們沒想到此次大戰他們幾人竟然都參與了,公孫傲聽到自己直屬于衛青麾下,心中說不出來的踏實。
而公孫賀就沒公孫傲那么高興,他特別擔心自己會再次迷路拖衛青的后腿。
一旁的李廣則相當的激動,他終于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為什么此次出征頗為曲折呢,按照大將衛青之前的戰術,漢朝對匈奴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還是和之前一樣,衛青出征前做好謀劃,隨即帶著五路大軍直搗黃龍。
但是衛青率領的大軍沒走出多久就遇到了一小波的匈奴軍,漢朝大軍隨即斬首了三千人,但正因為如此一下暴露了漢軍的行蹤。
匈奴本部立馬轉移自己的大部隊,衛青見自己的計劃已經暴露也不貪戰,直接率大軍回去休整,等兩個月后再次出征。
天幕上衛青率領的大部隊又回去了。
四月,衛青率領大軍再次出擊,這次他們找到了匈奴的主力大軍。
這次大將衛青沒有再和之前一樣聲東擊西,而是直面匈奴的本部大軍。
前將軍趙信和右將軍蘇建作為先鋒被匈奴圍攻,趙信本來就是匈奴小王后投降漢朝,眼見打不過匈奴主力大軍,他再次投降。
而右將軍蘇建也沒抵抗的住匈奴進攻,亦投降于匈奴。
在兩位大將都投降的情況下,大將衛青率主力部隊力挽狂瀾,斬殺俘虜了一萬多匈奴,最終獲得的勝利
從這場勝利不難看出漢軍實力大大提升,漢朝在三路大軍的情況下還打贏了匈奴大軍。
阿斗:怎么是三路大軍開始不是五路大軍么有誰沒參與
阿斗:公孫賀是又迷路了
雖然作為后世之人,但是對于當年的戰爭經過阿斗并不是很清楚。
根據現有的史冊記載,此次大戰左路公孫賀、后路李廣并沒有功勞,因此推算他們這兩路大軍應該沒有參與其中。
公孫賀在心里默默嘆氣,他覺得自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一旁的李廣臉色特別難看,他沒有想到如此重要的戰役自己竟然沒有參與,到底為何
先不提這兩人,咱們重點說說此次大戰中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天才將才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