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不少世界的蕭函,毫無疑問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事實上在翻過那些知青們借的書籍后,她基本上對這個時代的知識科技水平有了一定了解,而這些內容對她來說也實在簡單了些。
論難度,還比不上翻譯空間里的那些修仙界古籍更花費蕭函的時間。
而為了避免自己快速自學成材顯得太過驚人,蕭函還經常向借住的幾位女知青們請教一些學習問題,自然也都是有報酬,不會令對方有負擔。
知青們初下鄉,還是有不少熱情的,雖然有些驚訝于喬冉表現出來的好學,但還是不乏愿意給予一些幫助的人。
真說起來還有些羨慕喬冉,人家年紀輕輕的就有兩間房子,會做農活會制藥還會打獵,在村里當會計,還能抽出閑暇時間來學習,相比起來他們混得還不如人家。
不過也僅是一絲絲羨慕而已,沒人認為一個從小在山村里長大的小姑娘僅憑自學,就真的能學到多少東西。
但這樣的想法隨著喬冉由淺入深的求問中,逐漸發生了改變。
“喬同志,你真的從來沒上過學么”
名字叫做王晴的女知青渾然不敢相信道,語文類的也就算了,連數理類的題目對方才學了多久,就能輕輕松松解開了,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喬冉笑笑沒有說話,但貌似激發了后者的教學熱情。王晴同她說,自己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成為一名老師,能夠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王知青又對喬冉說“如果我以前的老師看到你這樣好的學習苗子,肯定會很高興的。”
她也沒有提她的老師現在去了哪里。
見喬冉已經看完了知青們借的書籍,又不忍心見這樣有天賦的小姑娘荒廢了,王知青私下又給她列出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許多教材名目。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系統地進行學習比較好。
蕭函也明白她的好意,點了點頭。
這具身體才十七,年紀還小,很多事情可以一步步慢慢來。
而喬冉努力看書學習并向知青求教的事,雖然是私下里進行的,但村子范圍小,幾乎沒什么秘密可言。
但就是村里其他人聽說后,也毫不關心。
這年頭能吃飽肚子就算不錯了,誰還會去想上學讀書的事,再說了連縣城里的學校都停了,再有文化的大好青年,不也來下來建設農村了嗎。
要說村里近來最大的新聞,還得是林家的寶貝閨女在鬧了一回跳河自盡后,不知怎么就變了性子,不再跟鄰村那沒出息的小混混好了。
就是對方找上門來也被林家給打了出去,說再糾纏就告他耍流氓罪,這年頭還是嚴打犯罪的。
可這才過了幾天工夫,林家的閨女又看上了新來的顧知青,整天圍著對方打轉。就是白天里下田勞作,又是送水送吃的,一天好幾頓各種噓寒問暖不落的。
村里幾乎人人都瞧見了,別說那些碎嘴的三姑六婆了,就連小孩子都知道了林曉蘭追求知青的事。
平日里常當拉媒保纖活的周大娘,就跟林曉蘭她娘拉扯道“前些天你還找我,說想給閨女相看好人家,結果挑來挑去沒個滿意的,原來你家姑娘是想嫁給城里來的知青啊早說嘛,我就懶得費這工夫了。”
林家人聽了這些可沒多高興,因為他們并不看好林曉蘭和知青談對象的事。
這天在飯桌上就起了話頭勸說了女兒,“別看他們是下鄉來了,但依舊是知青,是城里頭的人,遲早是要回去的。”
林母這樣說也是有理由的,隔壁的上田村之前也來了知青,其中就有個和村里長得漂亮的姑娘好上了,時間一長,都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可誰能想到男知青家里頭走了關系,能把人弄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