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林曉蘭的提議,他也是拒絕的,知青點條件再怎么苦,顧建明也不想招惹爛桃花,這一沾上了說不定就甩不掉了。
偏偏就算他再怎么拒絕,林曉蘭也始終對他糾纏不放。
而林曉蘭說的話被林家人得知后,臉色也是黑的。這女兒還沒嫁出去呢,胳膊肘就先往外拐了。
不比林家父母的無奈沒好氣,幾個嫂子們心里也不太舒服,林家在村子算是過的比較好的了,但也是一大家子,能給林曉蘭專門單獨出一間已經算是難得疼女兒了,就是幾個兒子不都還得帶著媳婦孩子擠一屋。
完全沒地方讓外人借住進來。
林曉蘭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真得仗著公婆的寵愛成了,那得空出誰的屋子來,難不成要分一家出去么。
歸功于幾個女知青回來后的抱怨議論聲,蕭函也聽說了這些事情,都用不著系統接觸檢測,林曉蘭八成是個重生者。
就是不知道她重生之前是看到了些什么,以致于會對顧建明孜孜不倦追求了起來。
蕭函對于一些重生者利用預知的記憶做些事情并不意外,不過常常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情緒,所以為了避免麻煩還是遠著些好。
至于顧建明被重生者纏上后會不會倒霉之類的,那就不是蕭函會管的了。
她還在努力自學中,從知青那里淘換來的書籍,已經無法滿足她了。
于是蕭函抽空又去了縣城一趟,之前原主做過的黑市交易,如非必要,蕭函是不會做了。哪怕可以隨時進入空間躲避負責監管市場的人,但是金手指這東西,還是減少依賴性比較好。
好在炮制的一些藥材和山上的野物,可以拿去收購站,換的錢不多,但是蕭函現在全家也就一個人,輕輕松松毫無負擔。
另外還在收購站淘換了不少中學乃至大學的教材書籍,比想象中的還要便宜,蕭函微微嘆了口氣。
而在回來時,回來時正好碰上經過青田村的郵遞員,他像是認識喬冉的,打招呼問道,
“喬冉同志,這有你的一封信,是從部隊來的。”
原主這無親無故的,關心她的人屈指可數,會是誰遠道而來給她寄信呢。
蕭函還是想了想才從腦海中翻出了相關記憶,來信的人正是原身父親的戰友兼上級馮伯伯。
當初原主小小年紀能夠成功分家單獨出來住,也是多虧了這位長輩出力。據說本來是探望烈士遺孤,后來實在看不過眼原主的處境,硬是壓著原主的爺奶叔嬸們將撫恤金補助金分出一半給她,還有喬冉外公的房子。
臨走時還跟縣里兵武部的戰友打了招呼,希望多照顧一下。
也因為如此,原主一個小姑娘在村子里生活也沒人敢欺負。
蕭函回去后打開信一看,內容很短簡潔又直白,僅是以長輩的身份慰問她的近況,附帶的還有一張匯款單,數目雖不大,但這些年來一直陸陸續續的,沒有斷過。
那位馮伯伯在信中還表示,如果遇到什么困難的,可以通過兵武部寄信來找他。希望喬冉可以好好生活,積極向上,不要辜負父親在天之靈等等。
劇情里很少提及這位馮伯伯,而對方關照的顯然也不止原主這一個戰友遺孤,而在后期女主和顧建明回城后,這聯系不知怎么的也就斷了。
只是這足足五六張匯款單,還有當初這位馮伯伯走時,私下還將他與其他戰友湊捐的錢給了原主,可以說即便沒有金手指,因為對方的照顧,也足以原主度過開頭最困難的那會。
這份人情也是應該還的。
至于怎么還,蕭函心下也有了些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