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思考自己的創業計劃時,蕭函就沒有想過把程婉落下,畢竟不能只有她一人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么。
直到現在才提出來,也是因為她和主治醫生溝通過,知道母親程婉現在的病情已經好了不少,可以適當出去走走多交流,也就是可以作為正常人生活了。
而蕭函的想法就更簡單了,問程婉要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選擇打包出售給別家公司,那么這筆錢也足夠她一輩子衣食無憂了,還可以到處去旅游散心,就是以后想報復于家也多的是法子。
但如果程婉選擇后者,幫她管理公司,那么至少證明她的心氣還在。
一個人只有心氣還在,就是跌入再深的的低谷,也能攀爬出來。
果不其然,考慮了許久的程婉,最后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她已經讓父母失望了,還要再讓女兒對她失望嗎
還有她當初放棄學業錯過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大好機會,難道這次還要選擇放棄嗎
程婉露出堅定的目光,溫柔地摸了摸女兒的頭,“澄澄,媽媽不會再讓你失望的。就算是為了你,為了自己,還有你外祖父外祖母,媽媽也會努力的。”
蕭函“”
程媽媽或許有些誤會了什么,不過只要確定她是出于自我意志的選擇就夠了,讓對方認為自己被需要,對抑郁癥患者來說也同樣是種心靈支柱。
再者蕭函也不喜歡什么東西都被背負在自己身上的感覺,如劇情中原身那樣承擔了所有上一輩人的恩怨仇恨,偏偏其他人都不在意,甚至還來輕蔑指責她,說什么逝者已矣,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那樣真的是太可悲了。
興許是開公司這件事成功激發了程婉的斗志,她一改往日只是配合醫生和療養院的治療檢查,反而態度更加積極主動地讓自己康復起來。
同時也開始學習起了蕭函從外面買來的大量與經濟管理法律相關的書籍。
見程婉如此積極主動的卷,蕭函自然高興,另外想方設法為她安排了本市重點大學的進修班,每周可以安排時間上課。
說起來這還得歸功于某位蘇舅舅的幫忙,
在陪程婉在療養院的時候,蕭函意外接到一個來自學校的電話,某位老教授不知道似乎從哪里得知她某些方面的出色天賦,愿意資助她的學業,就算有什么困難可以提出來。
可惜蕭函還是委婉拒絕了,表示自己并沒有什么困難,有更多的人比她更需要幫助。
學位文憑對她來說不重要,原身也不在意這個。現下不光是有程婉,還要忙著她的游戲創業計劃,哪怕蕭函有這個能力兼顧,也不愿意讓自己活得太累。
不然她怎么連管理公司都甩手扔給了程婉。
而被拒絕的蘇舅舅則是一臉懵逼,“”大外甥說的那個家庭悲慘被迫休學的學霸女孩呢。
聽著怎么不像呢。
出于為人師長的責任心以及老父親的要求,他倒是沒有放棄,一再聯系勸說,比如小小年紀不能放棄讀書啊,以后后悔可能就來不及了,還有什么你比我家那大外甥聰明多了,以后絕對更有出息等等。
這些話倒是讓蕭函知道對方是那個網吧遇到的高中生蘇晉的舅舅,也就是他口中的教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