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大才!王爺大才!”
“果然沒看走眼,王爺一直在隱藏自己的實力!”
看完《孫子兵法》,自詡學富五車的林青云,激動得跳起腳來,滿臉通紅,像只好斗的大公雞,握緊稿子的手顫抖不已,里面神奇的行軍打仗理論深深震撼了他。
不怪林青云的反應。前世華夏國,孫子兵法大名鼎鼎,連美國西點軍校都奉為經典教材,堪稱神書。
王候惇和劉大壯冷不丁被林青云的鬼叫嚇了一跳,他們從沒看過大當家這種模樣,心里冒出個念頭:
寫的東西能讓大當家發瘋鬼叫,王爺牛人啊。
(……)
連日來,造器司火藥的進展十分神速,火槍的制造被提上日程。
既然要造火槍,陳銘沒打算造火繩槍,雖然它的制造工藝簡單,造價便宜,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威力太小,射程太短,殺傷力不強,實戰效果不佳。
陳銘要造的是燧發槍。
燧發槍,由1547年(16世紀中葉)由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
大大簡化射擊過程,提高射擊精度和準度,射速更快、口徑更小、槍身更短、重量更輕、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燧發槍比起火繩槍先進了不小,不過它需要優質彈簧,以目前大夏科技水平,想要制造出彈簧,難度不小。
不過,有了系統商店提供的記憶合金彈簧,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王爺,這長長的鐵管子,有那么大的威力,大到能夠抗衡女真大軍?”
“說多少遍了,什么長長鐵管子,這叫火槍。”宋未眠立刻糾正一名造器司工作人員錯誤的說法。
“不錯。威力比你們想像的還要大,火槍一旦大規模應用,將改變整個戰場格局。”
陳銘的自信來源于他心中的底氣。燧發槍及其相關原理,領先大夏王朝科技起碼兩百多年,一旦應用于戰爭,不說無敵的存在,至少碾壓的存在。
造器司所有工作人員半信半疑,就算不清楚火槍到底有多大威力,可對眼前的王爺打心里佩服。
草圖,構造原理,制造工藝,這些東西不知道王爺從哪里得知的,完全刷新了他們的認知。作為行業里工作了十幾年的老油條,工匠們心里清楚它們背后的價值。
“等火槍量產后,本王打算組建一支火槍軍,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心同德,繼續努力。”
“一定不負王爺囑托。”造器司所有員工異口同聲。
走出造器司門口的時候,陳銘拉住宋未眠,開始噓寒問暖:“造器司工作如何?吃的可好,睡的可香?有什么意見盡管向本王提,本王職責內,一定滿足。”
“回王爺,屬下非常喜歡造器司的工作,食堂里的伙食每餐兩菜一葷一湯,酸辣可口。晚上枕著絲絨枕頭,蓋著繡花錦被,做夢都會笑醒。”
王爺召見,宋未眠誠惶誠恐,字字句句發自內心。
宋未眠來造器司之前,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現在每餐兩菜一湯,還能吃上肉,他娘的簡直可以用奢侈來形容。
至于睡眠情況,以前家窮,絲絨枕頭和繡花錦被,他買不起,更用不起,只在地主家干活的時候瞧見過,哪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享受地主的待遇。
真的做夢都會笑醒。
“千萬別和本王客氣,造器司很重要,你們比造器司更重要,有什么難處盡管提,宋未眠,本王問你,今年貴庚?”
陳銘說的不是客套話,以他的身份用不著對下屬客套。
造器司的工作相當于科學研究,工作人員相當于科學家。放在前世地球,科學家比寶貝還寶貝,是世界各國重點引進保護對象。
“回王爺,三十有二。”談到年齡,宋未眠底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