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沒走多遠,墻上又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真理可能在少數人一邊……”口中喃喃,陸長使全身如遭雷擊,短短兩句話,卻蘊藏著深刻的道理,讓人肅然起敬。
走在前面的陳銘看到陸長使一驚一乍的模樣,不由覺得好笑。也難怪陸長使反應過度,畢竟鄧小瓶、柏拉圖、笛卡爾都是地球上的牛人。
造器司內,擴建了一個大院子,專門用來研制蒸汽機,被命名為動力室。
“王爺好!”
“拜見王爺。”
走進動力室,所有工作人員恭敬地行禮打招呼,陳銘揮了揮手,示意免禮。
之后開始了緊張有序的研制過程。
“工業熔爐溫度提高到2800度,鐵水倒入模具后馬上冷卻。”
“好嘞,王爺。”一名造器司人員往熔爐里倒入煤塊加熱升溫。
鐵的熔點1538℃、沸點2750℃,所以鐵塊在2800度的環境里,立刻融化成鐵水,隨后流進事先準備好的模具里。
“工業熔爐太好用了,不僅加熱溫度高,速度快,安全性能好,而且能讓煤塊充分燃燒,提高利用率,效率大增。”
宋未眠望著兩臺造型獨特的鋼鐵熔爐,心里嘀咕:了不起的東西,王爺是從哪兒搞來的?
宋未眠自然不知道,眼前兩臺技術先進的工業熔爐來自于文明系統。
“模具機床的應用,各種模具機床的構造圖、原理,王爺是怎么想到的?”
伊麗莎白履行了承諾,一連幾天出現在造器司培訓員工,親身見證了造器司里誕生的新事物。
當然,模具機床的構造圖文明系統里還有很多,陳銘只要畫出來就行。
另一邊。經過清水冷卻后,拆除模具,得到了一個圓桶型的鐵狀物。
“王爺,我們費勁千辛萬苦,就為了制造……制造一個大鐵桶?”宋未眠忍不住問道。
“它不叫大鐵桶,它有個正式的名稱叫作氣缸。”對于造器司人員的問題,陳銘一向知無不言。
“氣缸?”宋未眠有些疑惑。
“蒸汽機內水沸騰時,汽缸內的空氣急劇膨脹,推動汽缸內的活塞,而活塞帶動了連在后面的輪軸,就能產生動力了。”
“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放大版的燒水壺,燒水產生的真氣被送入氣缸,形成推力。”
經過陳銘這么一說,眾人恍然大悟。
“妙妙妙。氣缸加上活塞、轉軸、輸氣管,簡直妙用連連。”
宋未眠兩眼閃閃發亮,他雖然不清楚這些東西組合起來怎樣讓鐵疙瘩動起來,直覺告訴他肯定是個劃時代的產物。
陳銘對于蒸汽機的制造進程很滿意。如果沒有文明系統提供的工業熔爐,模具的鍛造,機床的研制,鐵塊之間的銜接都不會如此完美。
換句話說,沒有文明系統獎勵的工業熔爐,蒸汽機的制造將被大大延后,以大夏王朝現有生產力,百年之內能不能造出來,還是個未知數。
一旁觀看的陸長使眉頭緊皺,氣缸、活塞等名詞它聽不懂,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恍恍惚惚。
“這玩意真能讓鐵疙瘩動起來?”陸長使撇了撇嘴,兩眼一翻,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