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在所有人的眼里,這似乎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好像確實不該因此就把人趕走。然而女兵因此發難,又讓他們禁不住地惶恐。
竇娥在這安靜之中,走到女人面前,先低頭打量了她和男人一會兒,又抬頭看向其他人。
直到將所有看過來的視線一一逼退,她才開口,“雖然你們還不是寨里的人,不過有一句話,主公要我代她提前跟你們說清楚在她的地盤上,沒有什么清官難斷家務事規矩就是規矩,不會因為他是你男人,你是自愿的,就不算壞了規矩。”
見女人抿著唇,似乎有些不服,她又說,“今天你們是一家子,你自愿把吃的讓給你男人,明天就有人有樣學樣,強迫別的女人和孩子自愿,這就是壞了規矩。人人都這樣,視規矩如無物,豈不是白吃了主公的飯,卻不肯服她的管這樣的人,我們不敢要。”
雖然在山寨里住了小半個月,但竇娥看起來還是那樣的單薄瘦小,并不比這些流民們強壯多少。
她說話的語氣也是溫柔的,似乎有商有量似的,“其他人也一樣,誰若是接受不了這樣的規矩,現在就走,我不攔著。若是到了寨里,還犯這樣的錯,就只能依規矩處置了。”
但沒有一個人敢跟她對視,更沒有一個人敢不把這話當回事。
那幾個單身的女人率先站出來,“只要有飯吃,我們愿意守規矩。”
竇娥的視線轉到她們身上,微笑起來,“放心,在我們山寨里,只要老實聽話做事,有主公一口飯吃,就有咱們一口。等你們到了山寨里,就知道了。”
其他人紛紛回過神來,不管心里怎么想,也都連忙開口保證,一定會守規矩。
跪在地上的女人愣怔了半晌,眼看其他人都已經表完了決心,她終于回過神來,一咬牙,伸手從自家男人手中奪過沒吃過的那個饅頭,大聲道,“大人,大人,我不給他了我吃我守規矩求大人開恩,念在我們是初犯,再給一次機會。”
她或許沒有聽過“殺雞儆猴”這個詞,但卻已經看明白了竇娥的用意,就是要將她家當成活生生的例子,好教其他人老實聽話。
既然如此,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見女人按著孩子的腦袋磕頭,男人也終于回過神來,連忙道,“我已經改了,大人求大人開恩”
“也罷。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況且你們事先不知規矩,不教而誅,難免有人不服,就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竇娥說著,彎腰將被女人按著的孩子扶了起來,讓他站好,這才又低頭看露出喜色的女人,“你還有一處錯,你自己可知道”
女人一愣。
竇娥說,“你自愿把你的饅頭給了你男人,卻問都不問孩子的意思,就要分走一半他的饅頭,他難道也是自愿的還有方才,你按著他的腦袋磕頭,他又算不算是自愿呢”
女人咬著唇,一時羞窘得無地自容。
她想辯解,她想申訴,可是在內心里,她又清楚明白地知道,這其實就是在委屈孩子,委屈自己,因為男人是一個家的頂梁柱,是勞動力,所以一切都要先緊著他。
她真的是心甘情愿地將最好的食物讓給男人嗎
不,她只是習慣了。因為所有人都這么說,所有人都這么做,所以這一切就理所當然。
不敢想,不能想。
因為想了也沒有用。
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的,一百次埋怨自己生為女人就要受這樣的苦,可是有什么辦法呢
還有孩子
多少次,孩子鬧著要吃肉,鬧著要吃饃,只是都被她一巴掌拍開了,說“那是留給你爹的”,一遍一遍地說,既是說給孩子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后來,孩子不再為此吵鬧了和她一樣的認了命。
但,那算是自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