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順利入了城。
朱淑真回望城門,不由發出了一聲輕輕的嘆息。
竇娥在一旁聽見,問道,“淑真姑娘,怎么了”
“無事。”朱淑真搖頭,“只是有些感慨。主公說得沒錯,大黎氣數已盡,這座塔快塌了。”
“怎么說”竇娥有些好奇。
“雖說官員收受賄賂這等事,哪里都有,可歷朝歷代,這一條都是寫在律法之中的,只是輕重各有不同。既是犯法,多少要遮掩些。如今咱們明著來送禮,竟無一人過問,可見已成風氣。”朱淑真慢條斯理地說,“以小見大,恐怕整個大黎上下,這樣烏煙瘴氣的事不會少。”
這樣一個朝廷,會被推翻也就不奇怪了。
“何須看這些”竇娥也是一嘆,“淑真姑娘只看那位先帝的荒唐事跡,便知這不過是上行下效罷了。”
頓了頓,又說,“這于咱們是好事,否則,還不知要如何敲開宋大人家的門。”
“說得也是。”朱淑真也笑了。
她只是感慨生民艱難,但在哪里生民不艱難呢除非他們生活在主公的治下。
所以她們才要助主公,去開創她所說的那樣一個世界。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地讓那些小民們解脫出來。否則,再多的感慨,也不過是站在河邊嘆息溺水的人,徒勞而已。
這樣想著,朱淑真便掃去了心頭的陰霾,大步向前。
雖然巴城比方縣大了很多,不過城市的格局,大體都是差不多的。衙門總是建在中心,沿著入城的大道一路向前就能走到,而官員、權貴、世族、豪紳,便繞著這個中心,一圈一圈地往外擴散,最后才是平民所住的坊市。
宋之睿的地位只在刺史陳炯之下,縱然是在西州的地盤上,要低調一些,住處也肯定在府衙附近。
但車隊只走到一半,高五娘就從后面匆匆地趕上來,問她們,“二位姐姐,這是要去哪里”
“自然是去宋大人府上。”竇娥自然地說。
高五娘無言地看看她,又看看朱淑真,來回看了幾次,才嘆著氣問,“難道姐姐們就打算這般找上門去,說是來送禮的”
這話一問,竇娥和朱淑真便知道如此不妥了。
兩人對視一眼,竇娥拉著高五娘的手道,“難怪主公急著讓五娘與我們同來,我和淑真姑娘都沒經過這種事,難免考慮不周。若有不當之處,五娘只管說來。”
高五娘笑瞇瞇的,“姐姐們的想法原沒有錯。不過那位宋大人身居高位,咱們巴巴地上門,人家恐怕未必在意。不如咱們先找個地方落腳,摸清楚宋大人的脾性和喜好,再對癥下藥。”
竇娥恍然大悟。是啊,就這么找上門去,人家知道她們是誰就算聽過方縣,恐怕也不會將她們放在眼里,說不定收下禮物就撂在一旁,不去理會,那不就白送了
好在有專業人員在,竇娥十分干脆地將指揮權交給了高五娘。
高五娘將情報人員撒出去,很快就帶回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并不只局限于宋之睿,而是整個巴城排得上號的人和事都打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