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官手執數封文書,從外面匆匆走來,人未至,聲先到,“使君,好消息東西川已經停戰,預備議和了”
“給我看看。”宋之睿站起身,劈手奪過文書,一一展開查看。
就像佐官所說的那樣,上面寫的都是東西川在朝廷宣諭使的勸說之下,已經開始坐下來講和的事。只不過消息來源不同,詳略和側重便也不一樣。
確實是個好消息。
在宋之睿拿下巴城之后,朝廷總算有了插手西州局勢的底氣,朝廷的宣諭使,差不多是跟他升任刺史的任命前后腳到的。
何況,如果不是他配合東川埋伏陳炯部,打了一個打勝仗,徹底遏制住了西川進攻的步伐,就算朝廷來人,喬珩也未必會賣這個面子。
如今宣諭使成功勸服雙方,無論如何也要算他宋之睿一份功勞。
然而宋之睿看完,面上卻不見喜色,反而更加皺緊了眉頭。
西川同意與東川議和,自然是要將大軍撤出東川境內的,也就是說,喬珩可以騰出手來處理陳炯的事了。
雖然宋之睿背后有朝廷撐腰,西川既然罷戰,多少要給朝廷幾分面子,當著宣諭使的面,不能做得太過分,但是趁著所有人的視線都在議和之上,派一支偏師過來攻打巴城,卻也只是順手的事。
這一戰不可避免,因為這既是喬珩在陳炯的事情上表明態度,同時也是在宣泄他被迫停戰的怒氣。
雖然有明月霜在,這壓力不用宋之睿一個人來扛,他反倒不像上次面對反撲勢力時那樣倉促與惶恐,但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
為今之計,也只能提升盡量自身實力,死守城池了。
所以宋之睿更加迫切地需要明月霜手里的那些俘虜,若是巴城有上萬士卒守衛,急切間就很難攻破了,再多多地囤積糧草與物資,守上數月不難。
待議和結束,朝廷與東川都不會袖手旁觀,圍城之勢自解。
原本明月霜說要考慮,宋之睿也不敢催促,但現在,他已經不想再等,當即命人備車,親自前往方縣在巴城購置的那處據點,求見明月霜。
雖說身為刺史,這樣去求見一位縣令,多少有些失了身份,但宋之睿的面子顯然也是很有彈性的,必要的時候,也拉得下這個臉。
然而到了地方,卻得知明月霜根本不在此處,一早就上山了。
雖然這里的人招待得十分熱情,但進出的都是女子,對方倒是大方坦然,宋之睿卻十分不自在,聞知明月霜今日未必回來,就主動告辭了。
第二天明月霜沒有回來,第三天也一樣。
宋之睿難免疑心明月霜是在故意避開自己,就是為了不做這一筆交易。雖然他覺得交易對明月霜沒有壞處,但萬一對方就是不想讓他壯大實力呢畢竟宋之睿也不相信明月霜對巴城一點想法都沒有。
但是,若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打算便罷了,既然已經想到了,如今再讓宋之睿放棄,他也不甘心。
無奈之下,宋之睿只得召集幕僚和佐官們一同商議。
聽他提起此事,林有方眼神一閃,不由和自家的盟友們交換了一個視線。雖然林瓏說過,在明月霜那里碰壁之后,宋之睿一定會來找他們,但真的到了這一刻,還是有種不可思議之感。
林有方猜測,林瓏私底下或許還與那位明縣令達成了某種協議。
不過也是,若什么底牌都沒有,她又憑什么開口就要半個巴城的人都來支持她